只是到祖先墳前上一柱香,可對于異地務工人員來說卻是一件很難的事
(圖片來自順德城市網網友梅山飛哥)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鄧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是,真正讓人斷魂的并不是那些奔赴在祭祖路上的人;而是那些——一直想到先人墳前上柱香,但卻實現不了這個愿望的人。
郭老和小張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不能親自到墳前上香磕頭,就遙望故鄉
“我也想回家到祖先墳前上柱香,給他們的墳松松土,可我都好多年沒回去了,都快記不起他們的墳在哪了。”說這句話時,在報刊亭賣報的郭老聲音有點哽咽,是傷心更是無奈。
郭老是江西景德鎮人,今年61歲,來順德已經20多年了。都說老人在退休之后想著如何享受天倫之樂,可是郭老卻還要供兩個孩子讀書,“一個讀大學,一個讀初中,都是正是用錢的時候。”郭老說道,退休之后,他便在報刊亭賣報紙補貼家用。
“生活壓力有點大,所以我基本上都是隔幾年才回一趟家鄉,更別說清明這樣的日子了。”郭老告訴記者,年輕時候,他那種回家祭祖的心還不會特別濃,可當年紀越來越大時,就會把這個節日看得越來越重。
當他看得越重時,生活的壓力卻讓他一次次都沒去成,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再到后來就慢慢地看淡了,安慰自己說要好好照顧活著的人,死去的先人放在心里好好尊敬就好。雖然不能親自去墳上看看,但我會在家給他們上香磕頭。”
和郭老聊這些時,天正下著毛毛細雨。站在報刊亭里的他時而會往雨中望去,眼睛里總有點淡淡的憂傷。“今年我是沒機會回去了,等我回到家鄉時,我會到你們墳前上香的。”郭老自言自語道。
其實,有這種情懷的不僅僅是郭老。記者隨機采訪了不少建筑、餐飲等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大部分人員都告訴記者,他們都會寄點錢回去,讓家里的兄弟買點東西、燒燒紙錢,代他們到祖先墳前點炷香;或者在家擺上一些供品,給老人家磕個頭,然后在門口朝著老家的方向燒些紙錢。
網上祭拜寄哀思雖缺氣氛,告誡自己盡孝
小張比郭老幸運一點,雖然他不能回家,但他卻可以在網上祭拜先人,可以在網上給先人送花,寫信。
小張是安徽人,雖然是自己做生意,但是仍騰不出時間回家。“其實,也不是舍不得錢,也不是舍不得我小店的生意,只是回家一次坐車實在不方便,如果可以,我當然愿意回家。”
“我們家那邊清明時可熱鬧了,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祭拜先人。”小張說到這些時,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告訴記者,他們在那個節日會殺一頭豬,然后很多人一起上山。
很顯然,他很可惜沒能參與這樣的節日。“不過,沒關系,我每年過年都會回家,那個時候也會祭祖。”小張說,他對自己的要求是,每年過年,不管多忙多困難,他都要回家。
“平時陪家人的時間就很少,過年不回去是對他們的不孝。”小張告訴記者,每到清明這樣的節日,他會在網上弄個祭拜,算是寄思,但更是告訴自己要懂得孝順。
小張和記者說道,這樣一個日子除了讓他思念逝去的親人外,更讓他時時告訴自己要善待活著的親人。
(編輯:尹辰)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