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成本的制約或許是日系車專注傳統動力的原因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李志明) 豐田普銳斯、雷克薩斯CT200h、本田CR-Z……油電混合和電氣化是日系車一直所推崇的,但是這種現象有點“中途轉機”的意思。在國內,充電站等基礎配套設施遲遲未能普及,混合動力也未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面對更嚴的油耗標準,日系車的求變頗為迫切。
然而,日系車已經在行動。近段時間包括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內的各大日系車企紛紛力推其渦輪增壓技術,并有意盡快引入中國。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汽車業的節能減排的競技將圍繞傳統動力展開。
2013年末,本田向外展示了其1.0T、1.5T和2.0T三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大有公開叫板德國大眾汽車熱銷的TSI發動機的意思。據了解,本田推出的這三款發動機渦輪增壓引擎主要就是針對中國市場,未來有望搭載在國內多款國產車型上。
無獨有偶,豐田的渦輪增壓其實早有應用,只是在中國市場的戰略中,豐田看重了混合動力的市場。可是近期在媒體報道中,豐田的高層的表態有點改變思路,表示為降低排放,年內雷克薩斯將引入首款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
說起日系車,不得不說日產,而日產在渦輪增壓上的應用也是走在日系車的前列。近日,日產旗下的英菲尼迪中國高層表示,2014年,英菲尼迪將向中國市場引進6款車型,其中,首款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英菲尼迪Q50 2.0T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在華上市。
順德城市網記者走訪發現,混合動力或者電氣化汽車的成本回報是制約其銷量的主要因素。以混合動力和傳統動力的凱美瑞為例,兩者之間的差價讓消費者望而輕嘆。有業內人士分析,從用車成本方面進行換算,消費者當初為購買帶“T”車型多花費的成本,在兩到三年內便可通過節省的油錢抵消,而如果是混合動力車的話,這個成本回收過程大概需要五年,純電動則可能要六年以上。
日系“三巨頭”在傳統動力上的舉動仿佛告訴消費者,傳統的動力仍然有不錯的提升空間,而且它的市場潛力還很大。但是作為消費者,可能會有所疑問。在德系等早已運用渦輪增壓技術的品牌中,日系車在國內市場如何改變消費者心中固有的印象?
在順德車市,日系車的高效燃油性是消費者購車時考慮的因素之一,但是節油和動力是對“冤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日系車加入渦輪增壓技術,大有兼顧燃效與發動機性能的意圖。既能保證燃效,又能兼顧發動機性能,對于不愿在動力方面作出妥協,同時在意用車成本的順德消費者來說,帶渦輪增壓的日系車將是一個可供考慮的選擇。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