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心沙島或成為淡水魚養殖省級“學校”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鄒建華、甘昆德) 近日,由順德區申報的“廣東省淡水魚標準化示范區”被廣東省質監局批準立項,這是順德首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昨日(4月22日),順德城市網記者特意采訪了該項目承擔單位生生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了解這個正在建設的淡水魚省級“學校”。
該項目位于均安海心沙島,示范區占地1183畝,項目完成后,示范區將建成淡水魚標準化養殖面積830畝,主要養殖草魚、鳙魚(又叫大頭魚)、鯽魚等優質淡水魚類,每畝水面產量將達5000公斤(一年養兩批),年產鮮活淡水魚約4000噸,年產值可達5200萬元。
據悉,該基地產品主要供應香港、澳門以及珠三角市場并輻射帶動本地及周邊地區形成2000畝以上淡水魚標準化養殖區,200多戶從事淡水魚養殖的農戶受益,使每戶農民年新增收入3000元以上。
記者了解到,該基地屬于生生集團重點打造的養殖示范區,拿地于2009年,并實現投產,從2013年1月起,開始實行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建有標準化魚塘27個,水質優良,進排水系統獨立,基本完成標準化改造,完成標準化系統工程的超50%,預計今年年底,這所“學校”將完工。
業內人士分析,該項目將對促進順德淡水魚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升淡水魚養殖標準化生產水平,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此,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了生生集團負責人王小林,王小林詳細介紹了該示范項目內容,并分析了淡水魚養殖標準化建設計劃及重要意義。
得益于好環境+好企業,標準化符合企業發展需求
順德城市網:王總您好,很高興生生集團成為順德首個廣東省淡水魚標準化示范區承擔單位,作為全區首個,能否為我們介紹下該項目是怎么產生的,生生集團憑什么成為承擔單位?
王小林:對獲得這一機會,我們也很高興,也欣喜能為順德農業發展爭取榮譽。其實,我們公司于2009年就拿下了這一基地的土地,我們公司根據發展需要,決定從2013年起,在這塊基地進行養殖標準化建設,總結公司淡水魚養殖經驗,建立養殖規范化模范基地,推廣至其他養殖基地,以及與我們公司合作的4000多戶農戶。而我們也得益區政府支持,得知可以申報“廣東省淡水魚標準化示范區”,我們也就申報了,讓人高興的是今年已被立項。
顯然,示范區肯定需要有一定規模,而且環境要好,魚塘租期也要夠長,養殖方式需夠先進,承擔單位需有強大實力和技術力量,這個基地特性都具備這些條件。除了規模、魚塘租期等符合外,均安海心沙島位于上游水位,水質非常好,周邊污染也少,另外,我們公司將在這里“集成”較為先進的養殖技術,我們公司也具備這樣的實力。
雖然我們公司成立于2005年,時間并不長,但是我們公司發展迅速,已獲得“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健康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等多項省級榮譽,在佛山、中山、江門、海南等地擁有15個養殖基地,共有養殖面積近20000畝,其中8000畝養殖基地獲得出口注冊、備案認證,年產值超過8億元,是一家集水產良種繁育、健康養殖、產品加工、飼料生產、物流配送、市場營銷、科技研發、農貿市場運營管理于一體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而對于養殖技術,我們公司致力于行業科技創新,與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水產科學院上海漁機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構建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平臺,2012年被認定為“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并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順德區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另外,我們還積極探索現代漁業養殖模式,先后開展了工廠化水產養殖和基于物聯網的智能水產養殖技術的引進、集成和本地化研究,為本地區搭建了現代漁業科技示范平臺,開創了順德發展現代漁業的先河,技術與經驗的積累豐富。同時,我們養殖基地遍布,各地養殖技術與經驗也使我們技術更充實。
傳統養殖缺科學技術,標準化建設可作指導
順德城市網:那么,標準化示范區具體會做哪些方面的標準化工作,傳統淡水魚養殖存在哪些不足?示范區又能給普通農戶怎樣的指導?
王小林:淡水魚養殖可真不是個簡單活,很多農戶也確實存在不少經驗不足、經驗變誤區、掌握知識不夠的問題,標準化出來后,農戶就可以學習到很多。標準化建設主要涉及建立規范化的生產管理制度和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引進水質在線監控設備和技術,智能處理水質,改善水質;養殖密度;混養搭配;指導增氧機使用;指導投喂飼料;建立養殖全過程的投入品記錄管理制度及水產品標識管理制度,使水產品可追溯。
我再舉幾個措施或案例詳細說下,例如選擇魚塘方面,并不是由魚塘大或小、貴與便宜決定好壞。魚塘要有好的水質,要么是外來優質水源,要么需自己建立水處理系統,如果需要自己建水處理系統,就應舍得在魚塘劃出水處理區域,例如用上紫外殺菌、生物殺菌技術。另外水質不是通過“看”的,而要做好在線監控系統“測”的。
再如增氧機,增氧機其實更大作用是將水表層的氧氣下壓至水深處,達到增氧效果,開增氧機應配合植物光合作用,所以上午11點至下午2點多開增氧機最合適,晚上就可以少開4個多小時,既起到好效果,又節省成本。
另外,飼料投入占淡水魚養殖成本70%,有些農戶不知根據魚種選擇適合的、有保障的飼料,在魚塘中裝了飼料投喂機后,不知如何評估投料多少,何時投喂,也不看魚塘里是否有飼料沉淀,導致浪費.而如果倉庫里的飼料不防潮、防鼠;買新的飼料后就用新飼料,導致剩余的舊飼料放至過期,都會造成浪費。
再說說選種,一般農戶選種時會選擇大魚,經驗不足的農戶看到A商家魚有七八斤,而商家B的魚只有五六斤時,就選A,其實他忽略了商家A和B的魚養了多久的問題,如果A養了4年,才長到七八斤,而B只養了2年,就有五六斤,就證明商家B的魚種是比A好的。
標準化推廣不會容易需堅持,品牌建設提高魚價
順德城市網:那這個示范區與標準體系能按計劃在年底完成嗎?又會如何推廣?在標準化養殖下生產的魚品牌化之路如何走?
王小林:示范區整個系統運用及標準體系將于今年年底完成,對于推廣確實將是個挑戰。我們首先會推廣至公司擁有的養殖基地,以及有著合作關系的4000多農戶,另外,也會著重帶動周邊2000多畝魚塘的農戶。具體形式主要包括讓大家來參觀、考察;主動對外發布信息;對農戶進行培訓;主動接觸農戶、幫助農戶等。
但是,農民是最務實的,也是相對保守的,例如一個農戶看我們示范區今年養魚養得好,他可能會認為是今年天氣好、運氣好,他還想再明年再觀察一年。我們需要主動幫助農戶,幫他們解決問題,用技術與熱心取得農戶的信任,讓大家慢慢認識到我們出臺的標準指導體系是有效的。
其實品牌化建設,也是示范區建設一項重點工作,品牌魚打造非常重要,要改變農戶靠增加養殖密度實現增收的理念,而要懂得通過增加養殖質量,打造魚的品牌實現增收。有品牌的魚不一定是好品牌的魚,但沒品牌的魚,一定不是好品牌的魚。
我們將通過對示范區健康養殖模式、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產品展示、產品烹飪方法等方面進行宣傳推介,并開發適用于淡水魚的防偽標簽,制作宣傳單頁,開展促銷活動,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拓展銷售渠道,建立自己的優質品牌。例如,參加省安全食品博覽會、順德區農產品展覽會展示產品。
話說回來,建設、維護農產品品牌是非常困難的,食品安全不容出錯,之前的奶粉事件、月餅事件等都是影響品牌的活生生案例。為此嚴抓管理,提高技術防范手段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將其他農戶產品納入品牌魚,我們會將這些農戶納入管理系統,例如,農戶養到兩三斤,我們就可能會將這些兩三斤的魚,放到示范區中繼續養到五六斤,另外還會在魚進入市場前進行瘦身處理,絕不會有在賣魚前拼命喂魚增加魚體重的做法,確保魚的質量。
雖然順德有非常悠久的養魚史,也有非常多的養魚能手,但順德養魚模式與技術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相信順德養魚模式與技術會朝著現代化養殖模式,如工廠化養殖模式、標準化養殖模式、自動化養殖模式發展。而我們一開始做的標準也不會有多高端,而是初步的標準,希望通過分享我們公司的技術與經驗,能為順德淡水魚養殖業發展起到應有的貢獻。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