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文在輔導學生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 廣東省文明辦日前公布,有31人獲得2014年度第一季度“廣東好人”稱號。其中,順德區龍江里海中學教師鄧家文是順德區唯一一位獲此殊榮。
鄧家文是龍江鎮里海中學一位平凡的體育老師,自1994年到該校以來,就一直默默幫龍江鎮的貧困學生、單親家庭及孤兒學生做著平凡的事。他把每一個輔導對象都視為親人,為他們排憂解難,不圖回報。2000年,順德成立志愿者協會,鄧家文主要負責青少年輔導,他的幫教工作自此一直堅持至今。他平均每年騰出2500小時參與幫教工作,折算100多天,占了一年的近1/3時間。他曾先后獲得“順德好人”金星獎、“順德區義工標兵”、“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金獎獎章”,“佛山市十佳美德之星”、廣東省志愿服務20周年最具影響人物提名獎、廣東省志愿服務最高榮譽獎等榮譽稱號。
急人之所急,真誠為特殊家庭子女排憂解難
十一年前,一位品學兼優的初一學生小蘭,天生脊椎增生而駝背,一直受同學冷嘲熱諷,令她長期自卑心重,為人悲觀。那一年,她父親因違法犯罪判刑三年,母親患嚴重腎病身體虛弱,還有兩個弟妹就讀小學需人照顧,家庭頓時陷入困境,親戚們熟視無睹,冷語冰人,令小蘭倍受打擊,無心向學,萌生輟學的念頭。
鄧家文了解這情況后,開始苦口婆心,悉心開導,鼓勵她堅持求學;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照顧她一家大小;四處奔波,費盡心思,籌集她助學費用。鄧家文當時找了一位熱心的香港老板,每個月資助350元,讓她順利地完成了中學的學業,2000年不負眾望,以560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正當她為昂貴的大學學費一籌莫展之時,鄧家文還積極動員她高中的校長,發動學校師生、社會各界人士為她募捐,籌集款項達2萬多元,為她解燃眉之急。
“沒有鄧老師的幫助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小蘭時常對旁人是這樣說的。如今的小蘭,也成為了一名關心社會、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大學生義工。
現在已二十一歲的女孩譚玲,十歲開始由鄧家文輔導、譚玲6歲失去雙親,長期自閉,性格內向孤僻,為人自暴自棄,拒絕與人交往,開始時碰了一次又一次釘子,面對小君的冷面相對,懷著理解的心情,他沒有氣餒,風雨無阻地堅持每星期探望小君一次,送一些圖書,帶一些水果。買菜、煮飯、煲湯、端水……,精誠所至,在誠意的感染下,小君終于向鄧家文展示了信任的目光。
漸漸地,小君從孤寂、封閉和自卑中走了出來,慢慢變得開朗了,逐漸成為了一個勤奮學習、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快樂女孩。性格內向孤僻女孩現在已經自立了,快樂生活、工作!
思人之所思,壯大服務特殊家庭子女義工隊伍
1999年,鄧家文組建輔導青少年義工服務組伊始,服務特殊家庭子女對象已達60多人,而參與輔導服務的義工當時僅有12人。十幾年來,鄧家文堅持不懈,通過動員宣傳、加強培訓等方式致力于發展義工隊伍。
如今,在我們的一番努力下,輔導青少年的義工人數現已增至300多人。他們在工作、學習之余,不論寒冬酷暑,不論刮風下雨,閃耀的團徽,飄揚的紅領巾,跳動在大街小巷,活躍在千家萬戶,為特殊家庭的子女們提供情緒教育、學業輔導、心理引導等幫助。目前,20名重點輔導對象中,已有10名青少年順利“脫離”輔導,個個都成為了學業有成、生活自理的好孩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