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人員在實施心肺復蘇急救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鄒維俊) “救命啊!救命啊!”昨日(7月16日)上午,在順德大良新領域運動公園健身游泳館,一名泳者突然溺水,岸上的救生員立即將其救上岸,并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所幸這只是一場游泳救生應急演練。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溺水身亡的案例卻時有發生,如6月30日均安三名男子游泳遇溺,5月11日、12日短短兩天時間,順德有5人溺水,3人身亡,2人失蹤……為提高順德游泳者自身的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昨日上午,由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和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大良分局,聯合舉辦的2014年順德區游泳救生應急演練現場會在大良新領域運動公園健身游泳館舉行。
順德城市網記者在演練現場注意到,由現場工作人員模擬溺水后應急救生場景,廣州珠江游泳館高級救生員袁海庭擔任演練總指揮。參加演練活動的有區市監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楊西學,以及各分局負責高危體育項目審批、監管與執法的工作人員,區內每個游泳場館的管理人員1 名、救生員2 名,共計200余人。
“看到溺水事件后,要理性的判斷。要以自身的安全為第一準則,不能逞強去救人。若自己不會游泳就需要找人幫忙營救或者找到能用來救生的物品來營救,比如救生圈,木頭,繩子等并及時報警。救上岸后,在120救護車來臨之前,應急救治不能停止。”袁海庭講解到。
“游泳場館安全管理面臨的難題主要有幾個方面,因游泳救生工作的季節特性導致救生員不足,游泳者自身的風險意識偏低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足,游泳事故預防和救生應急能力不夠高。”楊西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游泳池的監管工作要抓督促整改和幫扶工作,加大對游泳場館的檢查、執法的力度。
此外,楊西學強調,對于不申請辦證,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并以盈利為目的的,要進行行政執法,責令關停。對未按法律法規要求把安全保障制度、社會體育指導員(游泳)、救生員的姓名、照片、職業資格證書編號等信息上墻公示的,要責令其改正。
來參加此次活動的救生員劉先生表示,多參加類似的活動可以提高游泳場館救生員和管理人員的預防及應急處理的能力,也可以讓廣大市民對游泳等高危險性體育運動安全問題的多多關注,并增強風險意識。
據了解,全區游泳池場館量近150家,其中一半以上建在住宅小區內,另有60多個是校辦泳池。目前,已領取《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的有62家,另有60多家正在申請辦證。
■溫馨提示
參與游泳運動,要保障自身安全,最重要的是必須有自我保護意識,要做到,不要去野泳;不要到無《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無救生員、無救生觀察臺、無救生器材、光線昏暗或人多擁擠的泳池游泳;小孩游泳,須有大人陪同;在游泳時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應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病史的人以及剛吃飽飯、喝過酒的人,請注意風險,不要下水游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