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甘昆德) 排山倒海般的人潮熱浪、一望無盡的旌旗隊伍……昨日(10月5日),順德最大規模的民俗活動——均安關帝巡游迎來了高峰,超萬人手持旌旗、吹嗩吶、敲鑼鼓,浩浩蕩蕩在均安穿街走巷。
百米長龍助陣關帝巡游(順德城市網網友甘培田 攝)
“神游鄉里”,海外僑鄉也來參與
昨日(每年的農歷十二),關帝巡游迎來最為隆重而熱烈的一天。中午12點整,在石步街巷的歐陽公祠響起尖銳的爆竹聲,吊掛在街鋪樓宇間的鞭炮也同時響了起來。在一陣鑼鼓聲中,關帝正式“起宮”。兩頂300多斤重的關帝鑾輿在10多位壯漢的吶喊聲中下緩緩抬起,“關帝巡游”正式開始。
在撐著“圣軍司令”大旗、舉著“肅靜”回避牌的儀仗隊引導下,扛著關帝像的大漢們,邊有節奏地吼邊急促地小跑著,所到之處各班隊的嗩吶吹起、鑼鼓響起,并逐一跟在關帝像后,共同巡游。此次巡游隊伍途徑均欖路、百安路、三華等地,接受沿途的供奉、朝拜。沿途居民紛紛在門口擺出燒豬、果品、飲料供給巡游隊伍。
手擎羅傘的旗手,每到一家堂屋之內,以羅傘轉圈,并道上“健康發財”之類的祝語,主人立即回贈祝福,所過千家萬戶、民居商鋪,莫不如此,儼然一派新年喜慶跡象。歐陽少生介紹道:“恰逢國慶長假,加上關帝巡游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群眾熱情高漲,這是均安最大規模的關帝巡游。”
在這些巡游隊伍里,除了順德各鎮街的民眾,甚至還有不少海外僑鄉特意歸來。均安關帝廟相關負責人歐陽帶平介紹,“我們一共報名參加關帝巡游的隊伍有33個班,比去年多了2學生巡游班人,人數超過一萬人,單單舞龍的隊伍就有109人了。”
青少年參與巡游演奏(順德城市網網友梅山飛哥 攝)
萬人觀摩,只為一睹關帝巡游風采
這次關帝巡游撞上國慶長假,撞出熱烈火花。早在上午8時多,順德客運總站里前往均安的391公交站前就有不少人等候著前往均安觀摩關帝巡游。他們有的來自倫教、有的家住大良,裝飾都是頭戴草帽,帽緣上系著一支黃皮綠葉,他們的目的地是均能安倉門歐陽公祠。周老伯有些興奮地說道:“我家住倫教雞洲,專門是去參加‘關帝公’巡游的。每年我們都會參加。”
離關帝巡游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順德城市網記者看到整條均益路已經有幾公里長的隊伍觀眾在守候。沿街的商鋪店主焚香祭拜、羅列貢品,從均益路路口一直到歐陽公祠,彩旗鑼鼓,浩浩蕩蕩數公里,一望不見盡頭。即使中午烈日當空,光照炙熱,順德氣溫31攝氏度,信男信女就這么手持花束等候著,等待關帝“起宮”。到最后關帝巡游回歸到三華時,已經是下午4時多了,巡游隊伍群眾才逐漸散去。
關帝出巡,人山人海(順德城市網網友甘培田 攝)
關帝巡游有望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了解,關帝巡游起始于清朝,已經有160多年,發展至今,已然成為均安人、乃至崇尚關公群眾的盛大節日,他們將信、義擺在第一位,而且在時代中巡游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原均安鎮副鎮長歐陽國偉就認為,“均安關帝巡游是一種文化現象,不能簡單看做是一項娛樂活動,它已經成為聯系均安人感情的紐帶,也表現出了均安人的團結協作、追求和諧。”
恰是出于對文化傳統的維護、挖掘,今年均安鎮宣傳文體辦經過一年多的收集挖掘,關帝巡游被順德區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安關帝巡游上升到了文化遺產的層次進行傳承保護,并計劃下一步申請為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關帝巡游將持續到10月12日,有興趣的市民可再前往均安游覽。
■相關報道
非遺關帝巡游又熱均安:不是純粹的娛樂
均安關帝巡游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