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企業家視察長湖漁業生態養殖基地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陳琴琴) 藏于英德深山老林里的黃崗村,天氣因為下雨變得更為寒冷。然而站在長湖漁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上,項目承包公司負責人卻一點都不懼于這種寒冷,顯得格外開心,尤其是看著養殖基地活蹦亂跳的魚。
英德市大站鎮黃崗村由倫教、順德區人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等單位共同幫扶。其中長湖漁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是順德區對口幫扶英德市黃崗村新的扶貧經濟項目經營模式。
因地制宜,發展漁業生態養殖
順德駐黃崗村干部陳錦新談起長湖漁業生態養殖項目基地的時候滿懷希望。其介紹稱黃崗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漁業養殖曾是村民收入來源之一。順德城市網記者在現場也看到,優美的長湖水庫里,還有不少農戶進行漁業養殖。
據了解,倫教扶貧工作組正是看到黃崗村這一優勢,決定要因地制宜發展漁業養殖,2013年9月12日,英德市大站鎮長湖漁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正式決定立項。2014年6月17日,長湖漁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發包給順德農品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營,一種新的扶貧經濟項目經營模式正被大膽嘗試,其包含的經營方式的華麗轉型以及養殖模式的科技升級。
順德城市網記者看到,長湖漁業生態養殖基地與其他黃崗村零散的漁業養殖基地相比,顯得格外靚麗,整齊規范的管理讓人耳目一新。
最讓張叔感恩的就是扶貧工作組為孩子解決上學就業問題
技術支持,打造漁業養殖品牌
其實除了規范管理外,最值得一說的就是長湖漁業生態養殖基地所采用的技術。據順德農品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承包長湖漁業養殖基地項目后,邀請相關的農業生產養殖專家對黃崗村的整個長湖及養殖基地進行發展縣域經濟專題考察,應用生物飼料進行粗壯苗快速養殖,縮短30%-60%的養殖周期時間,年產量增加,養殖收益利澗增加30%—50%。生物飼料生產成本比傳統飼料低20%—30%以上。
同時,為了減少對江河的生態污染,消解江河庫區的營養化物質,順德農品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還跟大學合作,以生態、生物、物理綜合技術解決這一問題。
2014年4月,倫教扶貧工作組出資為項目產品申請的“大站長湖”商標得到國家工商總局的正式批準。廣東順德農品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包后,通過在電視臺“美食欄目”、國家級美食活動——嶺南(順德)美食節品嘗匯等形式,不斷加大品牌產品的對外影響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截止今年10月,基地以“大站長湖”商標出售各類魚13箱共13000斤,價值18萬元。
一年時間,人均收入漲了2000元
而讓當地貧困戶高興的是,長湖漁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的實行,為漁業養殖的零散戶解決了很大一部分銷售問題。據介紹項目基地直接聘用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不僅如此還優先收購貧困戶養殖戶的魚產品,使貧困戶在市場運作中受益。“他們跟貧困戶簽約,優先收購他們的漁產品,解決他們銷售問題,過去不少農戶因為銷售不出去而血本無歸。最重要的是,簽約漁戶在養殖的過程中如果碰到資金困難,項目負責公司會提前把資金給漁戶,讓他們度過難關。”陳錦新介紹稱。
除此之外,每年順德農品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確保村集體每年有10萬元固定收益同時,為進一步擴大項目的受益面,項目投入105萬元將黃崗、樟灘和側塘村300多戶貧困戶入股長湖生態漁業養殖項目,切實解決貧困戶增收問題。
2014年扶貧戶的人均純收入超過7000元,據了解,2013年扶貧戶的人均純收入約4785元。2012年,黃崗村集體總收入僅為2萬元,2013年村集體收入為3.8萬元,2014年村集體收入達8萬元以上。順德對剛剛村的扶貧資金投入達290.2886萬元,新一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投入的黃崗村的順德幫扶資金累計達411.682萬元。一家里有三個大學生的張叔非常感謝順德扶貧工作組,每年不到1萬收入卻要給孩子們繳學費就要兩萬多,可想而知日子捉襟見肘,“工作組來了后,為我們幫助了很多,孩子畢業了,還給介紹工作。真的非常感謝。”
當天,一批順德企業家還慰問黃崗村貧困戶,給每一個貧困戶家庭的高職學生、高中生、大學生給予一定的資助,并成立黃崗村教育基金。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