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清明習俗要插柳(圖片來源于網絡)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韋潔文) 都說順德人“重視尋根問祖,重視先人觀念”,那么,順德人在清明節期間都有哪些風俗或習慣呢?年輕的一代有沒有繼承這種傳統呢?
昨日(3月30日),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了順德書法家協會主席李良暉老師,李良暉作為順德歷史文化研究者,諳熟順德人在清明期間的習俗,他向記者一一講述了順德清明習俗。
門前插柳
順德人認為清明節前后,陰氣很重,在家門口插上一兩只柳可以驅鬼辟邪,起到“趕鬼”的作用。“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大家都知道這些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了,但是很多人還是會這樣做,為的是尋求內心的一種安穩。”李良暉說道。
祭品
清明節期間,順德的家庭一般都會準備燒鵝、燒豬、甘蔗、蕎菜、豬乸菜、松糕、油煎等祭祖食品。“順德人認為,先人會清明節前回家,所以會在祖先牌位前供奉一些祭品。每一樣祭品都有相應的說法,表達了人們的一種念想。”李良暉告訴記者,“比如說燒鵝,因為‘鵝’字在粵語里面與獨照鰲頭的‘鰲’子發音相似,表達了人們希望子孫讀書上進,考取功名的想法。”
“其實,燒鵝才應該是祭祖的重要食品,但是現在大家都喜歡選擇燒豬,由乳豬到現在的大豬,燒豬成為一種炫富的手段”。李良暉對一些借祭祖來炫耀財富的人表示不理解。
上墳
“順德人清明節前幾乎不上墳,除非是新墳”,李良暉還提到,順德人在清明節之前是不會去上墳的,其他地方的人可能會在清明節前,提前拜祭先人,而順德人一般都在集中清明節那幾天或者那一個月去上墳。
開墓閉墓
據李良暉老師介紹,順德有墓開墓閉之說,清明節當天為墓開日,傳說是閻王爺給先人放假,讓他們可以回到人間與親人相聚;而清明節一個月后,為墓閉之日。“墓閉之日,除了要請先人“喝早茶”(即早上奉上糕點茶水)之外,還要提早為先人準備“晚餐”(即做好飯菜供奉先人)。晚餐要在太陽下山之前奉上,不然先人就不能及時回到閻王那里報到,成為孤魂野鬼。”
為了解這些習俗在順德家庭的繼承,記者隨機走訪了一些中老年人和年輕人。記者發現,雖然順德人的清明節習俗多多,在年輕人的傳承上做得非常好。
市民張姨說:“我們老了,清明節期間插柳、準備祭品、上墳等事情都由兒子去辦。該怎么做,該準備什么,他都知道,不用我們操心。”在鐘樓公園散步的張姨表示,自己家里會沿襲清明節的傳統做好清明的祭掃活動,并且這一切都由三十來歲的兒子去做。
此外,也有市民表示除了門前插柳的習慣,其他的該準備什么都有準備,90后男生阿陶告訴記者,自己也會幫著家人準備清明節的祭拜用品,“清明節前家里并沒有插柳,但是蕎菜、燒鵝、燒豬、甘蔗、豬乸菜、松糕、油煎等是一定會有的。”
相關禁忌:
忌諱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并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它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懷孕的婦女不能去掃墓
通常來說懷孕婦女是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的,除了強調風俗外,其實長途奔波對婦女和胎兒來說都是不宜的。相信家中如若有上了年紀的長輩多數都會阻止孕婦清明拜祭的。
清明節生日應適當禁忌
如若家中有人正好是清明節過生日,應盡量避開。比如陽歷生日恰巧清明節,盡量過農歷生日,反之亦然。如果實在避不開,則當日不要接受鮮花,生日蛋糕也不可當天吃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