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畫家余錦山首次在倫教展出他創作水彩畫,帶來88幅不同風格的作品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80歲的余錦山與倫教的交集源于20年,當年他受順德晚晴書畫會之邀到順德交流。當時倫教的水鄉風光吸引了這位香港畫家,他把在倫教的所見所聞畫成了水彩畫《倫教風光》。
昨日(4月4日),余錦山在與倫教相遇20年后,首次到倫教開個人水彩作品展,與倫教再續“舊情”。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這次,他為順德人們帶來了88幅不同風格的水彩畫,以畫會友,與順德進行文化交流。
余錦山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至今從事繪畫創作達半個世紀。70年代,余錦山聯同畫友創立了“新地畫會”,并兼任會長,其作品經常于各報刊雜志中發表。余錦山現為國際當代畫家協會、香港畫家聯會、香港水彩畫會會員。
記者了解到,這次在倫教文化大樓展出的88幅作品當中,主要以香港、順德和新會三地有特色或地標性的地點為創作素材。其中,順德的順峰山公園、倫教御波橋、大成圍、杏壇明遠橋等都成為了余錦山創作水彩畫的內容。據悉,他為順德畫下了十多幅作品,本次作品展展出了部分有順德味的作品。
余錦山20年前邂逅倫教,他的《倫教風光》記錄了20年前倫教的風情
畫中反映的是15年前倫教的城市風光
這是倫教大成圍現在的面貌
余錦山告訴記者,自從20年前邂逅順德后,他對順德一直很有感情,在這20年間,他不時會來到順德交流。其中,他與倫教的情緣更是深厚,他是倫教城市變化的一位見證者。
20年前,余錦山第一次踏足倫教,這座小城的水鄉風情讓他難以忘記,并創作了一幅《倫教風光》。15年前,他又創作下了一幅《倫教風光》,2014年,余錦山再次來到倫教,三洲御波橋以及大成圍等都成為他創作的素材。倫教20年來的城市變遷,他都記錄了下來。
“這20年,倫教的城市變化太大了。”余錦山坦言,現在的倫教變化很大,但它還保持有自己的特色。余錦山告訴記者,這次他還邀請了20多位香港畫友來順德,準備去逢簡和倫教678文化街進行創作。
溫馨提示:4月4日至4月24日,余錦山的水彩畫展在倫教文化大樓進行展出,市民可免費進場欣賞。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