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生橋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和情感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鄧貞華) 樹生橋被“截肢了”?昨日(4月20日),順德城市網的一篇報道“容桂樹生橋因蟲蛀被“截肢”,只剩倆了”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網友“烏龍伏未見”更是直接在論壇上發出“如何才能不讓樹生橋成為歷史過去”的話題。
據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樹生橋已存在三百年,它是由三棵榕樹的氣根而形成的奇特小橋,如今有一棵兩百多年的老榕樹因為蟲蛀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怕危及到周圍村民的安全,因此對老樹進行了截肢處理。“烏龍伏未見”對此感到惋惜難過,他認為,樹生橋并不只是古樹,而是人們的情感維系,我們不能讓樹生橋到最后只剩下一座橋,要讓樹生橋能夠創造更多的歷史。
熱議:樹生橋是平常對待還是提前保護?
此番想法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畢竟榕樹已經存在兩百多年,真的要死亡也擋不住,只要做好自己分內工作,接下來只能順其自然。
然而,這個想法很快就遭到了其他網友的反駁,樹生橋對當地的人們具有不同的意義,它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腳步,在樹生橋的榕樹下,還有說不盡的故事。“丹丹蛋”認為,維護一棵樹的生命已經不是簡單的綠化問題,更是一個文化歷史問題。有故事的古樹,能夠為城市增添文化氣息,因此不能讓它從我們眼前消失,“珍惜眼前樹吧!”對此,網友“斜月寒草”更是發出深切感嘆。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認為,事在人為,很多古樹死亡的原因都是因為人們的不重視,對古樹的保護不當,“今天晴天”認為,只要能夠保護好,就能夠讓樹生橋延續下去。
那么,如何才能讓樹生橋的歷史延續呢?
建言:更多社會力量讓古樹風韻依舊
像樹生橋這樣已經存在兩三百年的古樹,我們并不能僅僅只是靠日常的維護就能夠保護好,“半個橙”認為,應該要由相關專家制定有針對性的保護方案。但是這樣必定會花費更多的心力,因此,不管是當地社區還是政府相關部門,都應該對其重視起來。“新思維”對此建議道。
據了解,順德區對古樹也實施了各種保護措施,安排了區園林協會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對古樹不同重點的養護,若發現有情況鎮街、村居應該盡早上報。
實際上,許多古樹的保護單單只是依靠社區和政府相關部門并不足夠,還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江南好人”就提出建議,她認為可以吸引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工作,比如加入志愿者進行管護、巡查,能夠有專業的園林工作人員對志愿者進行一些技術指導,如此,必定會對樹生橋的保護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誠然,樹生橋的存在已不僅是古樹的存在,它代表著一個地方的文化歷史,承載著許多人的記憶和情感,正如作家周鐵株所說,有了“天下無雙境,人間第一橋”的樹生橋,在城市化面前還能夠留住原生態和古韻。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古樹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這就需要各方集合力量,對樹生橋重視起來。
■話題通道
如何讓樹生橋不成為歷史?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登陸“順德城市網論壇”和“順德城市網博客”瀏覽評論;歡迎網友市民報料,可撥打報料熱線0757-22221840或登陸城市論壇“市民報料”進行報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