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八歲男童患神經母細胞瘤病七年,亟待社會救助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黃婷) 神經母細胞瘤,人們對這種病也許很陌生,但對于北滘鎮碧江社區居民周國榮一家來說,這就是纏繞八歲兒子周梓軒七年的“惡魔”。
兒子患瘤,四年間花去20多萬
近日,順德城市網記者來到了周梓軒的家里,剛進門,便聞到一股濃濃的中藥味。“這個是我們剛從珠海一個老中醫那里抓回來的藥。”周梓軒的母親梁銀橋告訴記者,為了治療兒子的病,一家人想盡了辦法,中西醫都不放過。
梁銀橋說,梓軒是在2009年被診斷患上“神經母細胞瘤”的,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降臨到這個家庭。從此,家人就帶著兒子四處求醫,2009年到2013年11月期間共花去醫藥費20萬,“這七年來,一共做了41次化療,家里的積蓄全部用光了。”在給記者看梓軒的病歷時,梁銀橋臉上凝著滿滿的愁容。
細胞瘤長在身上的痛苦連大人都無法承受,更何況是年僅8歲的小梓軒,痛苦時常折磨著孩子。梁銀橋告訴記者,梓軒經常會痛得大哭。為了減輕孩子的痛苦,家人只能經常拿起玩具逗梓軒。
記者留意到,梓軒的右腿膝纏著厚厚的繃帶,正聚精會神地玩著模型,他一直撒嬌不愿意喝藥,“沒有人天生就愿意喝藥的。”小梓軒突然說出的話讓在梁銀橋心痛不已。
給孩子治病,家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一方面,孩子的病讓梁銀橋很是痛心,但一方面,因為治療需要花費大筆資金,這又給家里帶來了極大的生活壓力。記者了解到,梁銀橋的丈夫是做雜工的,每月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梁銀橋之前曾在蜆華廠工作,后因要照顧兒子,就不再工作了。因為要照顧患病的兒子,兩歲半的女兒現在寄養在爺爺奶奶家。
采訪的過程中,梁銀橋一直眉頭緊鎖,滿眼疼惜。“壓力實在太大了,我們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梁銀橋的情況引也起了北滘慈善會的關注。4月30日,北滘慈善會前往梁銀橋家探望梓軒。
病情復發需70萬元治療,盼好心人支援
北滘慈善會副秘書長方志輝告訴記者,梓軒自發病至今,北滘鎮政府、北滘慈善會、碧江居委會、碧江福利會、國強慈善基金等單位及部分熱心社會組織、團體等均對他的情況進行跟蹤關注以及進行了救助幫扶,至今合共籌集了款項15.65萬元。記者了解到,這些善款已經在這四年的“抗爭”治療中花去了。
據悉,北滘鎮政府以及社區在獲知梓軒一家因病致貧的情況下,也將其列入低保家庭范圍,力求以多途徑長效機制為其進行救助。“非常感謝曾經幫助我們的人。”梁銀橋很感激政府、社區以及社會熱心人士的幫助。
遺憾的是,最近,醫院證明梓軒的疾病再次復發,且化療效果不佳,醫生建議用二線挽救方案或自體干細胞移植術,繼續治療,可是化療及自體干細胞移植手術費用約需70萬元。
“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夠再幫幫孩子,讓他生存下去。”梁銀橋說,除去之前各級救助的款項外,其他部分多數是向親友籌借的,目前已家空物凈,沒有錢醫治兒子的病,她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唯盼熱心人士能夠幫助她,救救她可憐的孩子。
■愛心通道
開戶銀行:佛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
開戶名:周梓軒
賬號:0436-82020468-75
請大家捐款時務必注明用途(用于周梓軒疾病的治療)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