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島魚塘風景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張瓊) 在南沙島,沿著島邊緣的南沙圍走,隔著東海河可以看到中山,遠處高聳著的是建造得富麗堂皇的樓盤,同樣高聳著的還有巨大的煙囪,飄飛的濃煙,回過頭,而南沙島則一派田園景象,他們養魚、種菜,似乎更喜歡悠閑的生活。
現今,順德早已是聞名全國的制造業城市,而且,“可怕的順德人”憑借著技術、資金等優勢,走上在外面租地發展農業的道路。“桑基魚塘”的農業似乎早已成為了歷史,令人意料不到的是,順德在農業都延伸的情況之下,均安鎮南沙島的人們依然耕作、養魚,依然保持著近乎原生態的農業。
村民劉財應老伯正在投喂魚
據了解,南沙島轄區面積有15.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35萬畝,南沙農業總產值2.8億多元,其中,魚塘面積6600畝,占到了95%以上。
村民劉財應老伯就是南沙典型的養殖戶,從事魚塘養殖已經10多年,記者見到劉伯時,只見他將一大袋飼料倒入池塘邊的投料機里,一個按鈕打開機器,飼料就投放到池塘里,魚兒聽到了機器運作的聲音,就知道進食的時間到了,紛紛浮了上來,一時之間,魚兒擠擠挨挨地在投料機旁邊,爭先恐后地爭搶飼料,好不熱鬧。
村民劉財應老伯魚塘中的魚爭食飼料
劉老伯介紹道:“我這里6畝的魚塘年平均的產量是7000至8000斤,我們的的魚主要銷往港澳、廣深等各大城市。”雖然南沙島的魚塘依然保存了下來,但是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談起養殖的變遷,南沙島的劉財應老伯如數家珍說:“相比起以前用象草、麥麩、玉米混合而成的飼料,現在主要是各種營養均勻配置而成的浮性顆粒飼料,而且,增加了增氧機等現代機器,水中的氧氣多,經常流動,水質比較好,養出來的魚就質量高。”
在南沙島還有眾多像劉財應老伯這樣子的養殖戶,南沙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麥玲明介紹:“我們這里的魚塘有1200口,魚銷往全國各地,四大家魚主要銷往香港,很受城市居民的歡迎。”同時,麥玲明表示,南沙島工業少,污染較少,保有著自然的生態水環境,水質較好,較為適合種植。”
隨著路網的建設,南沙島成為了均安的”橋頭堡“,交通便利
2015年均安提出了“山水均安 花園綠島”的新目標,南沙島保留著難得的原始生態農業,擁有難得的綠色資源,今年就啟動了南沙休閑島的開發,通過公共藝術和自然景觀的整體塑造,布局特色美食、休閑農業、彩色綠道、露營度假等功能設施。
現今,順德還將借助獲得“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契機,大力推進海心沙生態島和均安南沙島的發展,將兩島打造成順德現代化農業示范區的核心區,成為一個集產業、休閑娛樂、生活和教育于一體的綜合體。
對此,均安鎮黨委書記張新杰充滿信心地說道,“從順德開車到廣州南丫站只需要半個小時,另外,南沙島距離大良、容桂、中山的小欖和古鎮非常近,基本在15分鐘的生活圈內,這個生活圈內有幾百萬人口。這些人周末往哪里去?我覺得海心沙和南沙島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張新杰表示,均安作為順德后花園,希望借助項目的發展,打造成珠三角農業休閑的橋頭堡。
█相關報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