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段新看來,醫生救人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名醫檔案:
段新:伍仲珮紀念醫院老年一科主任
1990年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畢業,2003年汕頭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專業研究生畢業。擅長老年內科、老年精神心理障礙的診斷治療,對于內科急、危、重癥的搶救工作具有豐富的經驗。現為順德醫學會危重病學分會委員,順德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庫成員,順德區老年特色專科學科帶頭人。
曾參加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衛生廳課題的研究,主持完成佛山市科技攻關項目2項,發表論文15篇,其中在《中華精神科雜志》發表3篇,在《Hong Kong Journal of psychiatry》發表1篇。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潘美穎) 穿過順德區伍仲珮紀念醫院的行政辦公室,問完一名又一名護士,順德城市網記者終于在老年科大樓的三樓會議室見到了段新,他正獨自一人坐在辦公桌前,專心致志地盯著桌上的筆記本電腦。
當記者走近一看時發現段新正在查看的網頁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英文,他只是簡單地抬了抬頭,“你先坐坐,我看完這篇論文馬上就來。”隨后視線又重新回到屏幕前,繼續瞇著眼睛閱讀國外的學術論文。
這就是段新,只要有空閑就會查看國內外的醫學論文,時刻想著保持并提高自身醫術,去診治更多的病患,去讓更多的病人恢復健康。
愛上順德,這里的文化適合我
段新祖籍湖南,長于新疆。2003年,他完成了汕頭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學習后來到順德伍仲珮紀念醫院,一呆就是12年。
“我很喜歡順德,這里民風樸實,文化底蘊深厚,順德人也特別低調實干。”段新告訴記者,當年選擇來順德是因為順德處于改革的前沿,不管是經濟交通還是氣候環境都相對要好,最重要的是順德人不排外,包容性非常強。“順德的文化歷史非常悠久,武術文化、美食文化、龍舟文化……”說到順德文化時,段新如數家珍,并輕聲說順德的文化更適合他,他愛順德更愛順德的文化。
段新來到伍仲珮紀念醫院時,老年科只是初具規模,很多設備還得不到完善,但他沒有顧上太多便一頭扎進了老年科的工作中,“當年覺得專業對口,就認定了這份工作這個學科。”如今,老年科已發展成為該院的特色科室,而段新也早已是順德區老年特色專科學科帶頭人,而這一切變化都離不開他的孜孜不倦。
精益求精,醫生吃的就是技術飯
技術,段新在采訪過程中多次提到這兩個字,在他看來醫生吃的就是技術飯干得就是技術活。記者了解到,段新治療的病患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多數老人家身上都有著6—8種疾病,這對醫生的專業要求相當高。
“老年科的醫生就得像一本百科全書,什么樣的老年病者患有什么樣的病,都需要探得一清二楚。”段新告訴記者,對待老年病人不但要有耐心還要有整體觀念,必須抓住病況中的主要矛盾,通過臨床表現來分析潛在隱藏的疾病,“從表象看到內里,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段新認為要想提高醫術就必須精益求精不斷努力,因而他只要有空閑就會上網查看資料,閱讀國內外的學術論著,而他本人也會參與學術研究并發表一些論文研究。“遇到不會的英文單詞就查電子詞典,做醫生就是要學到老活到老。”說這話時,段新顯得非常理所當然。
治病救人,天經地義的事情
采訪時,段新穿著泛黃的老舊醫生袍子坐在辦公椅子上靠著椅背,滔滔不絕地和記者說著他目前對醫療行業的一些看法,而當記者提到醫德時,他忽然激動地從椅子上端坐起來并揮了揮手,“我很反對現在的人把醫德提到那么高的位置,醫生治病救人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就像每個人的呼吸一樣,如果呼吸不正常,那這個人肯定是一個有病的人,同樣一個醫生沒有醫德,從人格體系上他肯定是不正常的。”
段新所認為的醫德其實就是遵循行業操守,作為一名醫生的行業操守就是醫治病人,讓每一名病人恢復健康。“各行各業都有德,醫德只是其中一種,沒有必要總是把醫德掛在嘴邊甚至拔高醫德的位置。”
無論醫生的醫術水平有多好或有多差,他的心中都是想著如何才能治好病人,這是段新一直所堅信的。在他看來治療病人是最理所應當的事情,也是他作為一名醫生最應該做的事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