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義工輔導員和小營員在做手工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黃婷) 面對升學的壓力,不少中學生吐槽自己“暑假過得比上學還累”。相比中學生,大學生逃出了課業的牢籠,如何有意義地度過暑假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有人在暑假期間考出了駕照,有人忙著做兼職打工掙錢,也有人與老友相聚,不亦樂乎!
順德的大學生又怎么過?據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順德有這么一群大學生,他們主動選擇在順德圖書館夏令營當起“孩子王”。
她說:“孩子們看世界很純粹,我收獲不少” “我們班上的營員幾乎都是初中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對那些小游戲都不是很感冒,而是更愿意去安靜地看書或者把暑假作業帶來做。”大學生義工輔導員杜梓欣說道,剛開始學生對她很不屑一顧,認為她還沒有什么資格做輔導員。梓欣就告訴他們說:“你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我曾經經歷過的。”于是,這些正處于叛逆時期的孩子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知心姐姐,開始慢慢地敞開心扉向杜梓欣傾訴生活中和學習上所遇到的困惑。
慢慢地,杜梓欣就已經對這群孩子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在他們身上,我收獲的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重新再來。”梓欣告訴記者,孩子們看世界的都很純粹,“他們不會去記恨什么事情,即使今天受了什么委屈,和別人打架,第二天依然能夠重新做回好朋友。”
大學生義工輔導員高嘉瑜也拿出手機和記者分享了她和小營員在qq上的對話,“連續做了三年的義務輔導員,每年都和一些孩子成為了好朋友。”高嘉瑜開心地說告訴記者,每次結營的時候,孩子們都會自發地送給她一些小禮物,“都是他們在夏令營活動中制作的一些小手工,有剪紙、折花、美術作品,平時我如果在微博或者朋友圈中發個狀態,孩子也會來評論,關心一下。”
他說:“和他們相處,很有‘偶像包袱’” “和孩子們相處,很有‘偶像包袱’的。”大學生義工輔導員唐天煒開玩笑地說道,在小營員的眼中,這群大學生義工輔導員就像是學校里的老師,孩子們會特別留意并且模仿他們的一言一行。
“說話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表述,不能像在大學那樣,不爽可以罵兩句。”記者了解到,大一的時候,唐天煒曾跟著學校到貧困地區進行支教,他說,“貧困地區的孩子會很認真很安靜地聽輔導員講課,渴望學到知識,性格比較內向自閉,而順德的這些孩子可以擁有這么好的閱讀學習機會,對于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奢求,作為他們的輔導員,就有責任引導他們充分利用這里的資源來充實自己,雖然這群孩子很淘氣,但是我相信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讓他們明白閱讀夏令營的意義所在。”
■大學生輔導員日記
說說我與孩子的“那些事”
講述人:唐天煒(重慶電子大學學生) 在機緣巧合之下,報名參加順德圖書館義工輔導員,本以為這是個調教小蘿莉小正太的絕好時機,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我的“被調教”之旅就此開始了。
在過去將近一周的時間里,基本上一開始前兩天我是完全在建立威信樹立新形象中度過。剛開始大家還比較靜,而且不愛說話。小孩子嘛,總是有點害羞有點叛逆的。男生就如我所想那樣,有點調皮有點強勢,女生就非常安靜,甚至有時候不理睬你。但是,其實他們一直默默地聽著你說話。
到了第三天,小正太們基本被我攻陷,只要我走去哪里看視頻,男生們都跟著我走。而且基本上只要我說的他們都愿意聽,但是悲劇的是只有一部分正太只服從我。女生仍然對我不理不睬。
剛開始的時候,我和班里的化骨龍一直拉扯著,接觸后我比較放松了,給了他們比較大的自由空間。可是好景不長,當我們被數位讀者投訴太吵鬧,加上開會說要把紀律抓嚴一點后,我決定要把臉黑起來。本來我就不是黑人,裝黑人就更難了。結果嚴肅了一天好像什么也沒有改善,但貌似給小朋友留下了好印象,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也開始扮演“嚴厲哥哥”角色。
雖然每天和這些小正太、小蘿莉斗智斗勇,見招拆招,但是日子過得卻很充實。從剛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小家伙不聽話,不愿靠近我,再后來成為他們的“知心大哥哥”,心里有著大大的滿足。
對于參加夏令營的營員來說,是在快樂中接受教育的“快樂夏令營”;但是,對于帶領小學生們快樂地享受教育的我們來說,這是“責任夏令營”,義務輔導員的經歷,無疑是難忘的,能夠更好地鍛煉我們這群大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最重要的是,我還收獲了和小朋友,其他義務輔導員的珍貴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