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交流環節,現場青年提問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鐘柳梅) “在你創作的過程中,迷惘、懷疑自己的時候怎么辦?”
“這樣的狀態每年都會有,想太多不是一件好事,無奈的時候放一首自己喜歡的歌,臨摹自己喜歡的作品,重新找回感覺。”
這樣的對話出現在昨日(9月5日)舉行的“鳳城印記·青年傳奇”陳英杰個人事跡報告會上。順德樂從90后“畫圖男”陳英杰以“藝術的追求與理想”為主題,和現場200多名青年觀眾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歷程、創作經歷和人生感悟。
陳英杰自詡“畫圖男”
當日,陳英杰從自己小時候接觸國畫開始講起,到父親作為人生導師并傳授了畫畫的技法,到接觸街頭涂鴉,在美國芝加哥舉行個人畫展,為眾多品牌設計廣告等,每一段經歷的收獲和感悟,陳英杰都毫不吝嗇地和現場的青年分享和交流。在他分享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一組作品時,無論巨幅創作還是常規涂鴉,你會發現陳英杰的涂鴉很有中國風,山水或花鳥,甚至太極,都在他的涂鴉噴灌下揮灑得淋漓盡致,天馬行空的想象通過奔放的畫面呈現出來,而又不失傳統,令在場的觀眾嘖嘖稱奇,屢次說出“好厲害啊”、“你是怎么做出來的?”、“你怎么想到這樣畫的?”這樣的話。
在互動環節,現場也有青年提問,陳英杰的創作技法是否借鑒了張大千潑墨的技法。對此,陳英杰說到,張大千是小時候對其影響非常深的一位畫家,父親給他買了很多名家的書,張大千的書給他留下最深刻印象,因此現在的創作中,往往都帶有張大千的影子。同時,陳英杰說到,在許多人眼里,中國的水墨畫和西方的街頭藝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形式,但在自己眼里卻有著相通之處,他們都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語言。
通過介紹和欣賞陳英杰的作品,現場青年都被他率真的個性、自由的畫風和奔放的作品深深地打動。有青年很好奇陳英杰為何能一直保持創作的激情,問到在其創作的過程中,迷惘、懷疑自己的時候怎么辦?陳英杰也坦然,這樣的狀態每一年都會有,也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喜歡畫畫,但想太多不是一件好事,無奈的時候放一首自己喜歡的音樂,臨摹自己喜歡的作品,重新找回感覺。
陳英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涂鴉是一座城市的視覺語言,城市氛圍和藝術氣息都少不了涂鴉,現在順德的涂鴉氛圍越來越濃厚,學校也有意識培養學生涂鴉,自己參加“鳳城印記·青年傳奇”分享會,目的是希望讓更多順德青年認識涂鴉,愛上涂鴉。
據了解,由共青團大良街道委員會、大良青年中心主辦的“鳳城印記·青年傳奇”事跡報告會至今已舉辦了七期,活動旨在尋找挖掘身邊的青年榜樣的經歷和故事,傳遞積極向上的力量,讓青年們更加明確地樹立理想,提升奮斗動力。
完成作品的框架后,陳英杰會很認真地描畫每一個細節
■給青年的話
對我來說,創作就像是食物。每天都需要補充食用,才有能量去生活。
藝術是一種很封閉的創作,需要不斷地掏空自己。
藝術與很多行業、職業都不一樣,一定要找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不管別人怎么說,冷靜看自己的事業發展方向。
迷惘的狀態每年都會有,也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喜歡畫畫,但想太多不是一件好事,無奈的時候放一首自己喜歡的音樂,臨摹自己喜歡的作品,重新找回感覺。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