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參觀順德區博物館愛國教育基地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黃婷) “西海大捷、舊寨塔之戰,我們順德人實在了不起。這是先輩用獻血換來的勝利。”一邊參觀順德區博物館的順德抗戰歷史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學生游志峰一邊拿著手機認真拍下每一件順德抗戰歷史紀念物。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順德區博物館作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展示、宣傳與推廣平臺,借助“館(院)校合作基地”,組織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生等一大批順德本地學生前來參觀。
昨天(9月16日),順德城市網記者也到順德區博物館,與學生們一起走進順德這段“紅色革命”歲月。“1944年,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的部分隊員駐扎在舊寨塔,這里可以遠望到大良、容奇兩地,充當瞭望臺作用的舊寨塔在當時處于重要的戰略位置,讓日本侵略者視如骨鯁,舊寨塔的班長李國為首的五戰士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形優勢,成功擊退了日偽軍100多人的多次進攻,并利用為數不多的彈藥以及事先搜集的石塊,有效地抵擋了敵軍的攻勢。”講解員著重介紹舊寨塔之戰、西海大捷等順德人民英勇抗日事跡,讓同學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順德人民共御外侮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以及和平的來之不易。
學生把感興趣的抗戰紀念物用手機拍下來
參觀的過程中,順職院學生,來自潮州的吳奕華一直用筆記下講解員說的內容。“這是我第二次來順德區博物館了,但是第一次來的時候,沒有講解員,只是隨便逛逛,那時候已經對順德產生濃厚興趣,剛才聽完講解員介紹順德的歷史,內心很敬佩順德人,務實聰明,不畏強權。”吳奕華告訴記者,作為大學生,必須要銘記歷史,發揚革命傳統,把抗戰先烈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發揚光大,化作奮斗的目標。
“館(院)校合作基地”是順德區博物館重要的對外宣傳教育平臺,自2013年底新館啟用之初,順德區博物館便先后與區內25所院校達成“館(院)校合作”關系。據順德區博物館介紹,順德區博物館將于9月-11月份把講座帶進校園,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烽火歲月,共赴國難——順德抗戰歷史回顧》的校園講座,和更多的同學們一起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另外,順德區博物館將繼續推進“館(院)校合作”項目的持續開展,歡迎有興趣的學校報名參加,讓順德的本土歷史文化在“順德下一代”的心中扎根下來!
■順德抗戰知多D
西海大捷
1941年10月17日凌晨4點,番禺漢奸李輔群(又名:李塱雞)糾結偽軍2千多人對西海大肆入侵,當時駐扎在西海的廣東游擊隊二支隊集結了西海民兵團和姐妹會的鄉親共二百五十余人,在指揮員林鏘云、謝立全、劉向東指導下,利用河涌水網縱橫交錯、蔗林密集掩護等地形特點,與敵軍奮戰一天一夜,最終擊敗了敵人。這場戰役是珠三角地區以少勝多的典型例子,極大鼓舞了軍民抗日的士氣,堅定了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國人民對抗戰勝利的信心,同時大大提高了共產黨的威望,為共產黨游擊隊在珠三角地區迅速發展打開了良好局面。
舊寨塔五勇士
1944年,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的部分隊員駐扎在舊寨塔。而在昔日尚未高樓林立的順德,在舊寨塔塔上可以遠望到大良、容奇兩地,充當瞭望臺作用的舊寨塔在當時處于重要的戰略位置,讓日本侵略者視如骨鯁,并于1945年2月糾集了偽軍、土匪千余人進襲廣游二支隊舊寨塔中隊。為掩護中隊轉移,駐守舊寨塔的班長李國以及戰士蘇雄、梁波、李卒仔和陳三珠等五人,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形優勢,成功擊退了日偽軍100多人的多次進攻,被譽為“舊寨塔五勇士”。
在人員和裝備條件都處于不利的情況下,五位戰士充分運用了舊寨塔墻壁厚的特點以及居高臨下的位置優勢,利用為數不多的彈藥以及事先搜集的石塊,有效地抵擋了敵軍的攻勢,順德區博物館中所展示的油畫便再現這五位勇士在戰斗中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