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興妹向商戶講解安全防范知識
順德城市網消息(記者文寧) 烏黑的長發,高挑的身材,身著警服,眉宇間透著堅毅與果敢……11月2日,當順德城市網記者見到這位順德區公安局現時唯一的一位社區女警長董興妹時,她正準備進社區派發安全提示宣傳單。
今年35歲的董興妹,是北滘鎮君蘭社區警務室的警長,3年前,她從戶政窗口主動請纓到基層一線警務室工作,憑借出色的處警能力、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很快就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成為群眾眼里的貼心人。
耐心!用女性的柔情化解矛盾
今年10月4日,臺風“彩虹”襲擊順德,北滘境內突現龍卷風。臺風過后,所到之處,廠房坍塌,樹木折斷,并有群眾傷亡情況。當天,不少傷員被送往北滘醫院搶救,一時間,家屬、傷員以及醫護人員擁擠在一起。由于傷員的處置需要時間,有的家屬開始焦急,場面混亂,如處置不當,引起踩踏事件或斗毆事件,后果不堪設想。
接到命令,董興妹和同事們立即趕到醫院,控制了現場。董興妹一邊耐心安撫家屬,一邊將現場的情況實時向分局領導匯報,為上級研判預警提供一手資料。喧鬧中,有兩名男子引起了董興妹的注意。這兩人徘徊在急診護士站,焦急地詢問護士和登記人員,并且情緒越來越激動,后來還大吵大鬧起來。董興妹立即走上前,了解到這兩人是死者家屬,他們很想知道死者到底在哪里。
聽到是死者家屬,董興妹心中一沉,趕緊將兩人帶到一旁,詳細了解情況。原來這兩人是死者的兒子與弟弟,在重大風災中看到死者遇難,過后聽人說被送來了北滘醫院,于是匆匆趕來,但卻被告知無此人,悲憤交加之余,又不知所措,最后導致情緒失控。
董興妹先安撫了二人,然后立即向醫院方面了解情況,但院方堅稱沒有接收到任何死者。這讓死者家屬再次激動起來,大聲喊著“死也要見尸!”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董興妹再次將二人拉開,并向二人做了保證,無論如何,一定會幫他們尋找到死者,并勸導他們不要沖動,回家等消息。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董興妹成了他們的主心骨,成了他們尋找親人遺體的唯一希望。最后兩人聽從勸告,離開了醫院。董興妹這才松了一口氣,但心卻依然沉重,接下來,她要兌現尋找死者的承諾。
醫院這么大,董興妹逐個人問,逐個角落找,經過多方詢問,最后得知當時確實有死者直接送往醫院停尸房,但醫院并未登記。于是董興妹立即趕去停尸房,果然找到了尚未來得及登記的死者。后來董興妹將這一消息告知死者的家屬,兩個男人情不自禁流下了淚水,董興妹鼓勵他們化悲痛為力量,一定要振作起來。
熱心!建立居民“微信朋友圈”
“在戶政窗口工作時,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矛盾糾紛。當時我就想為什么不把這些問題在源頭上解決掉,于是選擇了到基層一線警務室工作。”當記者問及董興妹為何會選擇到君蘭社區做警察時,她笑稱,自己雖然沒有男同事的高大威武形象,但有女性的耐心和細心,在化解矛盾,消除怨氣等方面更有優勢。當她向組織提出這個申請時,領導心里也在打鼓:社區工作錯綜復雜,除了需要精力,還需要魄力,一個女人是否可以勝任?”
“巾幗不讓須眉”,董興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事實。君蘭社區是北滘的新城區,人口超過一萬,居民之間并沒有村居鄰里那般熟絡。怎樣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橋梁呢?董興妹仔細研究了社區的人群組成結構,發現社區中青壯年居多,而且素質較高。于是,她決定先到小區居民家里挨個“登門拜訪”。剛開始時常遇到群眾不信任、不理解而被拒之門外的情況,但董興妹沒有放棄,一次敲不開門,就再敲。她認為,要了解群眾,首先要讓群眾了解自己,拿出更大的誠意,讓群眾放心、讓群眾信任。
經過半年的上門拜訪、組織社區活動等,董興妹幾乎把社區內的住戶都拜訪了,大部分的家庭都成為了她的“微信好友”。隨著朋友圈的傳播,董興妹漸漸成了君蘭社區居民的共同“微信好友”。當很多人都在微信里曬旅游、曬美食時,董興妹的微信曬的卻是“防盜、防詐騙”消息。如今,她在微信上接受轄區群眾咨詢超10萬次。
為了更有效地進行社區管理,董興妹還將社區各個物業公司的管理人員也列入朋友圈,并通過朋友圈推送各類治安防控知識,微信也作為她跟進轄區內案情的一個重要手段。轄區內有一事主不慎在商場遺失了手機。破案過程中,董興妹通過微信與事主聯系,補充了破案所需的關鍵信息,在抓獲嫌疑人及破獲手機后,又通過微信及時將破獲的手機圖片發給事主辨認,結果確為事主丟失的那部。事主無需多次奔波便找回了失去的手機。
盡心!把百姓平安放在心里呵護
董興妹告訴記者,從警以來有一件事讓她印象尤為深刻。2013年年4月,君蘭社區來了一名年過七旬的外地阿婆,她每天一早就跑到一公司總部大樓聲稱要見高層領導,“后來了解到,原來阿婆的兒子因貪污被抓,阿婆救子心切從沈陽獨自跑來順德,以為向兒子所在公司總部的領導求情就可了事。”董興妹回憶,阿婆不僅每天“蹲守”在大樓,還強行沖門禁。接到報警后,董興妹先后三次到阿婆的暫住處進行規勸,并帶著阿婆出外吃飯談心。但,剛開始阿婆并不領情,董興妹說:“您這么大年紀了,就像我媽媽一樣,我怎么忍心讓自己的媽媽挨餓呢?”聽到這老太太緩和了下來。一連一個星期,董興妹都像女兒一般陪著她,老太太終于接受了兒子違法的事實回了老家,每逢過年還會打電話給董興妹,感謝她的照顧與幫助。
在各種糾紛中,最讓董興妹緊張的要數跳樓事件。君蘭社區高樓大廈多,建筑民工也多。民工討不到工錢,往往鋌而走險。2012年,北滘某大樓剛剛建成尚未使用,有3個建筑工人因討薪未果在大樓外圍幾十層高的腳手架上揚言要跳樓,接到報警,董興妹火速趕赴現場。但時間就是生命,她二話不說,扣上安全帽,踩著泥濘地,搭乘施工吊籠上了樓頂。在搖搖晃晃的腳手架上,董興妹往下看,心中一陣發怵。但她還是選擇了一步一步靠近跳樓工人。“別過來,再過來我們就跳下去。”面對跳樓工人的威脅,董興妹沒有輕易放棄,而是敞開心扉,與他們耐心、真誠地溝通,答應會為他們討回工錢。聽到她這么一說,跳樓工人最終跟隨她回到了安全地帶,從而避免了一場悲劇。
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董興妹冒著風雨烈日一趟趟奔波為他們討薪,連有關部門也被她打動,為她感到心疼。在董興妹看來,在其位謀其職,只要一日是警長,一日就要將轄區的每一個百姓的平安都放在心里并呵護、堅守。
狠心!女兒眼中“不稱職的媽媽”
董興妹的女兒今年九歲了,女兒的成長之路跟她的從警之路一樣坎坷。由于董興妹的丈夫也是基層民警,作為雙警家庭,三天兩頭要值班,工作都忙,家中也沒有老人照顧女兒,她稱自己是女兒眼中“不稱職的媽媽”。
有一天傍晚,董興妹難得準時下班,于是興沖沖地趕去學校接女兒,不料半路上一個電話又讓她匆忙掉了頭。時值早春多雨季節,連日大雨后河水暴漲,殊不料卻沖出一具浮尸來。董興妹在現場維持秩序、安撫群眾、等待法醫,一系列工作處理完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在董興妹忙前忙后的同時,她的丈夫也要值班沒有辦法去接她。她的女兒只能在學校門衛室邊做作業邊等待,然而作業寫完了,天也黑了,肚子餓得咕咕叫,依然不見父母的身影。學校的保安要她用學校的出入卡刷了一下卡,董興妹的手機收到了女兒刷卡信息后才驚覺女兒還在學校。
當董興妹趕到學校接回女兒時,女兒委屈得哭起鼻子來,董興妹自己也心疼得掉下了眼淚。孩子的成長母親的陪伴是必須的,董興妹不是不知道,然而很多時候她卻不得不捂著心,咬咬牙選擇了工作。只是因為董興妹的心里有著更為純粹的使命。職責在肩,她不僅僅是那個美麗清秀的小女人,更是一個帶著堅定的信念與勇氣守護著一方平安的女警長,,用自己掌心傳遞著心的溫度,溫暖著轄區百姓的每一天。
“董警長工作踏實和認真,雷厲風行,總是沖在最前面,待人也十分熱心。”在同事阿國眼里,董興妹讓他十分敬佩。幾年來,從路面設卡盤查車輛及人員,到深夜清查出租屋、娛樂場所,再到帶隊預伏抓捕嫌疑人,董興妹從未因自己是女性而退縮過,男民警能做的,她也一樣可以做,因此董興妹先后榮獲順德區公安局“警隊之星”、“警察好鄰里”等稱號。
“很為大家著想,很熱心,為社區的安全盡心盡責。”說起董興妹,在北滘社區居民周蘇流豎起了大拇指。而在北滘社區商戶周振晶看來,董興妹熱心為群眾辦實事,為建設平安社區兢兢業業地堅守崗位,有責任心、耐心和誠心。
■記者手記
當記者問及董興妹,是否后悔當初的選擇?她笑著說,當初的選擇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即使再忙再累,“既然選擇了前程,便風雨兼程”。在她看來,作為一名人民警察,扎根基層,做服務群眾的貼心人是她的追求。一次次的登門走訪,體現工作的堅定和執著,一句句溫馨安全提示語,體現出濃濃警民深情。董興妹用盡心盡責的務實作風、用心用情的為民情懷,詮釋了一位女民警平凡卻又精彩的人生!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