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漁期增殖放流保持河涌水產均衡發展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利榮聰) 順德的工業經濟發達,農業領域的發展成效如何?在昨日(11月4日)舉行的順德區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七次會議上,各位列席的常委會委員對區農業局的工作進行了集中評議。
此次針對區農業局的“檢閱”,是區人大常委會在半個月前進行部門集中評議工作的延續。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為了深入了解順德的農業事業發展情況,區人大常委會設立評議工作組從8月上旬起,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印發征求意見表等形式,對區農業局組建以來的工作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并向相關部門、人員發出了480份問卷征求其意見。
經過全面深入的調查后,區人大常委會評議工作組認為區農業局在農村改革、現代農業發展體系構建,以及農產品的監管上均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效,順德在近年也成功創建了省級、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不過,在扶持農業發展、農業組織化程度、科技興農推進、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仍需加強。
評議工作組調查發現,雖然順德目前培育27家市級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但與農戶利益連接卻并不緊密,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而已注冊的4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也以松散型合作居多,普遍處于起步和初創型階段。此外,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專責技術人員僅有25人,鎮、街一級更幾乎沒有技術人員,農業技術服務極為薄弱。
有鑒于此,評議工作組建議區政府把農業的發展要放在應有的位置上,并逐年增加對農業扶持資金的預算安排。與此同時,在實施“科技興農”發展戰略的過程中,要加快國家級漁業、花卉種苗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工廠化養魚、大棚種植等設施農業,在農業科技隊伍的建設上則要改善其收入待遇,并為各鎮街配備最少1—2名農業技術人員,為基層的農業工作做好指導和服務。
此外,區人大常委會委員趙里平還提議順德可以做出作出大力發展悠閑農業的嘗試,他認為順德地處珠三角大中城市的中心地帶,并具有很多突出的自然環境優勢,發展悠閑農業除了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外,還能促進農村環境進行“改頭換面”。不過,趙里平指出,在進行這方面嘗試時,順德要注意為悠閑農業融入人文內涵,做出自己的特色。
■早前報道
人大“檢閱”政府工作,3部門輪流考試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