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芬分享生命教育的經驗和成果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鐘柳梅) 生命教育是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定基礎的教育,大良街道辦是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并做實做好?日前,第十一屆中華青少年生命教育論壇在海南舉行,大良教育局常務副局長李翠芬與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界人士分享大良經驗和成果。
據李翠芬介紹,生命教育的實體單位是學校,因此,在學校發展的層面,一是建設“生命彩虹聯絡點”示范學校;二是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發揮示范學校的引領作用。“推進生命教育工作以來,大良街道轄區內的西山小學、實驗小學、本原小學、逢沙小學、養正學校等相繼成為‘生命彩虹聯絡點’示范學校。”李翠芬說,各示范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推進“生命教育”,形成各自的特色,并在逐步建立并完善大良街道生命教育體系。
“以師為本”是教育的起點和基礎,要讓教師們開展生命教育,首先得讓教師們理解和認清生命教育。為此,大良教育局組織了轄區內中小學19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前往云南昆明的中小學參觀和學習三生(生命、生活、生存)教育,并先后組織“生命彩虹聯絡點”示范學校赴廣州參加“戲劇英語培訓”課程;邀請香港資深學者為各中小學校校長進行“校園事件危機處理”專題講座;舉辦“大良生命教育教師培訓課程”;組織大良教師參加“生命教育戶外活動”實踐學習體驗等,通過不同渠道、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各類型相關培訓,打開師資隊伍在“生命教育”領域的視界,讓教師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質,提升教師生命教育的理論素養。
在此基礎上,大良教育局通過常態的教育,擴大生命教育的影響。譬如,開展傳統節慶活動,元旦的“繽紛嘉年華”、月餅寶盒創意作品展等,傳遞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人文情懷,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拓寬學校交流的渠道,今年3月,大良教育局牽頭開展粵港交流活動,邀請香港循道衛理小學到“生命彩虹聯絡點”示范學校進行“粵港兩地生命教育分享交流活動”,推進生命教育發展成果和經驗的交流分享。
2014年,大良教育局被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授予“生命彩虹獎章”,成為當年度廣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如何繼續把生命教育這項工作做實做好?李翠芬透露,計劃在兩年時間里,以教育局為主導,以大良青少年心理咨詢輔導中心成員為骨干力量進行生命教育教材編寫,最終形成符合大良實際情況并帶有本土特色的一本學生教材、一本教師生命教育手冊和一本家長生命教育手冊。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