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展開始儀式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李金鳳) “很多人問我,我都七十多歲了,為何還要自費辦畫展,但我覺得,年紀越大越覺得有責任傳播書法文化。”5月1日,路全清教授書畫展在順德圖書館一樓文筑書店舉辦,他在活動開始時,和大家如是分享道。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老教授為了傳播文化,曾多次自費舉辦書畫展,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據介紹,路全清,又名泉清,號洗硯泉主。藝術家、文學教授、群眾文化研究員。精通文學、音樂、美術,對書法尤有很深的造詣。
記者在和路教授的交談中了解道,他從六歲起就開始學習書法,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對書法的熱情,自1966年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從事藝術培養工作,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文藝愛好者和專業人才。
為傳播文化 老教授多次自費舉辦書畫展
因為熱愛,也深知藝術文化的力量與魅力,所以致力于傳播。記者了解到,從2006年起,路教授每年都會自費置辦1-2次書畫展,沒有多余的目的,只是單純想讓更多人喜歡書畫,重視我們的書法文化,希望讓下一代人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因此,此次的畫展主題是:讓美引領生活。
路教授稱:“我曾目睹有人因為藝術改變了生活,甚至改變了命運。”路教授的學生中,不乏國家著名的藝術家。他們曾經在藝術的道路上也遇到波折,但最終因為藝術文化的力量改變了生活。“這里不單指人在藝術上獲得成就,藝術文化能讓人沉靜,讓人在思考自己人生得失的時候更加開豁。”路教授說道。
“現代人過于急功近利,我不希望書法文化流失!”路教授強調稱,如今流行快餐文化,什么都講究“快”,極少有人愿意平心靜氣地練練書法,洗洗墨硯,更多的是守著電腦,看著智能手機。
“如今有些孩子竟不知道書法藝術,這讓我深感痛心。中華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從古時候的象形、會意文字到秦篆、漢隸的轉變,期間不乏絢爛,而我們的年輕人卻不把文化瑰寶當回事,著實值得人反思。”路教授說到這臉色有些凝重。
路教授的書畫展的確給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現場觀看的市民李小姐稱:“看著這些作品有一種心靈被洗滌的感覺。路教授可以把握各種漢字,現場可以看到草書、隸書、小篆等,也有一些畫作和音樂作品,別具一格,讓我都很想讓我的孫子學習。”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