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回收站和居民區一路之隔
順德城市網消息(見習記者何芷) 近日,記者接到報料說容桂細滘聯豐路的一個玻璃回收站,兩年來每天早上6點開始工作,擊碎玻璃的聲音特別刺耳,把附近居民每天從睡夢中驚醒。接到報料后,記者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了解情況。
■現場走訪
玻璃碎片隨處可見,住戶難忍欲搬走
“哐哐哐”,記者在距離回收站兩百米處就聽到了清脆刺耳的玻璃聲。來到玻璃回收站現場時,記者看到兩個工人踩在一堆玻璃上,用一根長鐵錘,不停地在打碎玻璃瓶。記者注意到,這個玻璃回收站并不大,只有70平米左右,但卻堆了滿滿的兩堆玻璃,還有幾十包待打碎的玻璃瓶,空地上也隨處可見玻璃碎片,而回收站與對面的居民樓只是隔著一條5米左右的道路。
據對面住戶反映,回收站已開了兩年多,每天6點就開始工作,他的家人幾乎每天一大早就被吵醒,導致睡眠不足,上班特別累;玻璃裝車時,聲音尤為刺耳。
和該住戶深有同感的還有其他住戶,“他們的大貨車就停在這條道路上,”回收站門口正對面的一位住戶指了指門口的道路說,“他們有鏟車,也就是大叉車把打碎的玻璃鏟到貨車上,不僅吵得耳朵難受,而且有時玻璃碎片還會飛進屋子里,家里還有小孩,所以每次裝車時都不得不把門關緊。”
另外一個住戶也告訴記者,他家有兩個小孩,現在暑假期間,噪音影響孩子做功課,如果找到合適的房子,他們考慮搬走。
■工人回應
早上八點正常上班,何來擾民?
對此,玻璃回收站的工作人員作出回應,他否認早上6點就開始工作的說法。“誰會一大早起來工作?我們也是要休息的呀,都是正常時間上班的。”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回收站的工作人員只有他跟他老婆兩個人,他們是常年住在這個回收站的,每天的工作時間是早上8點到12點,下午3點到6點,并不存在影響他人作息時間的說法。
此外,對于裝車時噪音大、玻璃碎片飛到對面屋里的投訴,他們也表示,都是屬于正常范疇,他們也沒法讓聲音變小,讓玻璃碎片不飛濺出來,只能在裝車時通知住戶做好準備。
■部門行動
無證經營兩年多,處罰將定情節而定
針對居民投訴,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容桂分局負責人周一飛告訴記者,他們接到投訴后去過現場,并發現該玻璃回收站處于無證經營狀態,也就是沒有營業執照。對此,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容桂分局企業綜合監管股相關負責人指出,對于如何處理該企業需根據其違法經營時間、違法經營性質以及危害而定。當然,如果該企業符合辦理營業執照的條件,也會引領其辦證。具體情況該局正在調查中。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噪聲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噪聲最高限值: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夜間指22點到次日晨6點)。
周一飛解答道,玻璃回收站屬于廢品回收范疇,只要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噪音達標就不算擾民。如果噪音不達標,環運局會立即派執法人員前往現場制止,輕則口頭警告、罰款,罰款金額在幾百到幾千不等,重則停業。
對于玻璃碎片飛到居民屋子里的處罰,執法人員將到現場警告,讓回收站工作人員把玻璃碎片清理干凈,調整場地。若多次警告不聽的,則向企業下發行政處罰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