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祝福信息雖然有些出入,但總體上是一致的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羅志) “不管你是誰,群發的我不回,不是我不給你面子,實在是覺得太累,這不是面子的問題,我只是懷念真的東西……”2014年春晚一曲《群發的我不回》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共鳴,9月15日是中秋節,想必大家都收到不少群發的祝福信息吧,群發的祝福有人說它好,也有人說它假,有人說它缺乏誠意,也有人說它廉價,順德街坊們是怎么看的呢?
反感派:套路太深容易傷感情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此時,祝福的短信、微信等不斷轟炸你的手機,潛水的朋友也都冒出來送祝福了。可是祝福多,雷同的也多,祝福太過于形式,小伙伴們也就看淡了,懶得看,也懶得回了,甚至會看成一種騷擾。“群發的祝福我不會回,太缺誠意,我也不群發,群發等于告訴別人彼此關系很一般。”市民李先生說道。
群發的祝福不走心是大家最為詬病的地方,市民王先生說:“今早,我一個高中同學發來中秋祝福,我正想借此機會和她寒暄寒暄,不料發現落款人不對,瞬間心涼了半截。”“這種偷懶的祝福太沒誠意,我寧愿她沒有發過,這簡直是對多年感情的傷害。”王先生補充說道。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別人真心的祝福,當一條祝福信息以群發的方式發出去的時候,所謂的誠意自然被稀釋了,收信人的重視感得不到滿足,產生心理落差。市民李先生說,如果是一個路人在街上相遇時道一句中秋快樂,肯定是心滿意足,覺得人間善意, 也會滿懷感恩的心真誠的祝福對方中秋快樂。“這種祝福是一對一的,100%是祝福你的,這種滿足感是群發給不了的。”
王先生收到同學的祝福后發現“孟慶紅”這個人不認識啊
樂觀派:群發祝福證明他(她)心里還有你
群發就是沒誠意?有人不這么看,市民劉先生說,群發的祝福,他不排斥也不反感,有時候自己也群發祝福信息。“能收到別人的祝福起碼證明人家還記得你,那怕是復制粘貼也能體現誠意的。”劉先生以自己為例說道:“過年過節,我也會群發祝福,但都是自己原創的祝福,最多參考一下別人是怎么寫的,然后在群發給自己關系比較密切的朋友,因此能收到我信息的人都是我在意的人。”
現在的人交際面很廣,關系自然有親疏遠近,人人都要求私人定制祝福語是不大現實的,能收到群發的祝福說明在別人的心里你還有價值,還有位置,這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市民張阿姨分析說道。
中秋祝福藏學問,有心人自然獲益良多,市民孫女士告訴記者,趁著中秋節,是一個檢視自己的社交關系的好時機。“每當收到重要朋友的群發祝福時,我就感覺我快要失去他(她)了。所以在節后就會加強聯系和溝通,延續和鞏固感情,對于能收到一些關系一般的朋友發來的祝福,也會感到高興并給予真誠的回復,因為這些人心里還有你,兩人之間有成為好朋友的基礎。”
■記者手記
順德城市網記者調查發現,反感派和樂觀派都承認一個事實,收到別人的群發式的祝福表明兩者之間的關系下降到了很普通的層次,反感者認為群發祝福流于形式,一文不值,還不如不發。樂觀派則認為能收到祝福就證明著二者感情存在進步的基礎,值得挖掘。
當我們發現和朋友同學關系下降很厲害的時候,當我們在責怪群發的祝福缺乏誠意的時候,我們也要反思,為什么自己是收到群發信息的那個?尤其是當你的重要朋友也這樣做的時候。當我們不屑于群發短信的時候,我們是否反思平時對親朋好友關懷的缺失。時代在進步,技術在進步,交際圈子在擴大,群發祝福有其合理性,僅僅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是不公平的。那樣只會讓你越來越冷漠,漸漸失去感知社會溫度的能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