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蔡和先生在順峰山公園看到花開燦爛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鐘柳梅)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期間,朋友圈各種曬,曬旅游的,曬堵車的,曬美食的,曬帶娃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留守順德,卻依然縱情在各種美景當中,過起一種令人閑適的生活,曬出的美景同樣令人羨慕。
Miss蔡拍了一張很有藝術感的相片
逛逛最大的公園:花開正燦爛
主角:蔡若蓮
職業:老師
這個國慶節,Miss蔡在上海工作的女兒沒有回家,因此她和丈夫過的是二人世界的黃金周。留守順德的他們,一開始就已經達成共識:平日忽略了的順德美景,這次要補回來。因此,假期前,Miss蔡就開始上網搜索順德一些吸引人的景點,譬如,國慶節前試運行的大良華蓋山棧道,已經納入了他們的計劃當中。
在國慶期間,Miss蔡和先生奉行低碳出行的環保理念,也為了避免擁擠的道路交通,他們一早就來到順德最大的免費公園:順峰山公園。“現在順峰山公園的人氣越來越旺,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節假日這里的游客會很多,果不其然,一家大小野餐的,散步的,騎單車的,人真不少。不過,幸虧公園夠大,人流走進公園后分散在各個地方,也并不擁擠。”
順峰山公園是Miss蔡常去休閑的地方,她甚至細心地把每年在順峰山公園拍的照片都進行歸類。這次進園,她驚喜地發現向日葵開得正燦爛,但是卻發現品種和往年看到的有些不一樣,“花色鮮艷一些,但是沒有以前的長得高。”Miss蔡說,喜歡親近大自然的小伙伴們可以到順峰山公園轉一圈,景色很靚,她甚至埋怨自己的拍照技術不夠專業,沒能拍出亭臺樓閣的味道分享到朋友圈,而她下一站將去往大良華蓋山棧道。
阿源站在天橋上拍下的新城區美景
偶遇最大的景觀連通橋:直觀感受城市化
主角:沈宏源
職業:模具師傅
10月3日上午11點左右,順德城市網記者在德勝新區中軸線連通橋偶遇外來務工人員沈宏源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正在德勝新區綠軸人行天橋上休息。
沈宏源來自廣東肇慶,兩年前經朋友介紹來到順德,現在在北滘一家模具廠做技工師傅。這次國慶他有四天假期,妻子和女兒專門從老家過來陪他過節。當天他本來是想帶著妻女來德勝文化廣場品嘗美食,來之前查了一下周邊的景點,發現有圖書館和博物館,就在德勝文化廣場去博物館的路上,發現了這個斜坡有著長長的天橋,于是就走上來看一看。
當記者告訴他這是順德目前最大的景觀連通橋時,沈宏源恍然大悟,“我就覺得奇怪,這座天橋不像一般天橋主要是通行的功能,它還有景觀平臺,可以看到四周的建設和景色。聽說這里是新城區,站在天橋上,除了高樓大廈,河涌,交通,廣場等盡收眼底,城市化的感覺很強烈。”
德勝新區中軸線連通橋位于順德德勝新區中軸線上,建設內容包括德勝新區水軸景觀連通橋和德勝新區綠軸人行天橋兩項工程,該項目建成后,將從區政府大樓、德勝廣場、水軸、綠軸、濱水公園形成一個統一的、無縫對接的中軸線景觀、慢行系統,有序解決市民對過街、跨河和休憩的需求,為德勝商務區增添了新的亮點。
阿姝一家說,來到大汕島不枉此行
邂逅原生態的大汕島:不枉此行
主角:阿姝
職業:策劃
去過容桂大汕島的阿姝,在聽到父母在國慶期間想去順德一些原生態的地方時,她毫不猶豫地當起了他們的“導游”。
一邊是原生態,一邊是城市化
10月1日早上11點多,阿姝和爸爸媽媽,弟弟總共四個人,帶上食物和水,騎上三輛山地車,從大良出發,途經順峰山公園、德勝大橋,一個多小時后,來到容桂大汕島。古村、古樹、翠竹、婆娑的樹影、一望無際的蕉基魚塘、茂美的水草、奔跑的走地雞、往來的輪渡、河涌中的小木舟……這些,都讓阿姝的父母覺得不枉此行。尤其是他們在大汕島上看到,這邊是保持著原生態的島居生活,一河之隔的容桂小黃圃卻是高樓林立,內心更是生出很多感觸。
當天,阿姝他們一家在島上也邂逅了不少游客和攝影發燒友。據介紹,大汕島保持著的桑基魚塘、蕉基魚塘的珠三角典型的農業生態模式,是順德大地上古村風貌保存得最為完好,淳樸民風得到最好保持的地方,因此,大汕島也成為不少攝影愛好者的寵兒。“島上還住著一些人家,他們自己種了水果、芋頭等進行售賣,也受到不少游客的喜歡。”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