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協會員、嶺南水鄉風情畫代表人物葉其青畫作
順德城市網消息 (李放 通訊員勞家聲) 2005年在江蘇,以及2015年在上海、昆山、常州、合肥巡展,畫風自成一派的容桂水鄉畫引起各界關注。今日(11月22日)順德城市網記者獲悉,“嶺南風--容桂水鄉畫優秀作品展”,將于11月29日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共展出容桂35位作者精心創作的40件優秀水鄉畫,展覽開幕后,容桂美術家們還將與上海美術界專家就水鄉畫的發展進行交流研討,秀美的容桂水鄉畫將再次閃耀長三角。
相關負責人表示,再次赴上海推介容桂水鄉畫,是容桂參與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平臺上文化品牌輸出的一次有效嘗試。舉辦“嶺南風--容桂水鄉畫優秀作品展”是容桂充分利用協作機制平臺及各成員館的優秀展覽項目,實現兩地資源共享,能夠加強嶺南畫派與海上畫派的互動交流,提升容桂的知名度,推動容桂水鄉畫的發展。
近年來,容桂與長三角地區藝術交流活動頻繁,先后與常州劉海粟美術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締結友好藝術館。在常州舉辦容桂水鄉風情畫作品展、葉其嘉水鄉風情展、奇偉堂藏品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分館、江蘇昆山侯北人美術館、江蘇常州劉海粟美術館、安徽合肥亞明藝術館舉辦容桂水鄉畫巡展。在容桂舉辦張德俊畫展、龍城鳳墨--常州女書法家作品展、劉海粟先生書畫展、戲墨·墨戲--中國水墨戲畫作品展暨滄海真源--劉海粟文獻史料展、水之魅--劉海粟美術館分館館藏書畫精品展、造化瑰奇--侯北人美術館館藏侯北人精品展和墨池風華--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美術作品學術提名展等活動。
■新聞背景
容桂的一張文化名片——水鄉風情畫
容桂地處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南部,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水鄉。史上素有“文化之鄉”之譽,早在清代《順德縣志》有載:容桂“俗多詩書之業,以吟為社”。近代史上,容桂以其發達的繅絲業贏得了“南國絲都”的美名。改革開放以來,勇于開拓的容桂人既創造了經濟奇跡,亦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曲藝之鄉”、“中國盆景名鎮”等榮譽。
容桂文化的繁榮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在不斷升溫的文化熱中,以水鄉風情畫派為代表的美術尤為突出。早在20世紀60年代,容奇青年業余美術組的數十名青年美術愛好者,利用業余時間,立足于本鄉本土,以寫生的方式表現西江口德勝河畔獨有的旖旎風情、民俗風貌,乃至經濟、社會的發展變遷,創作出大量既有時代氣息,又有地方特點的美術作品,逐漸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鄉間小路”,初步形成了“水鄉風情畫派”的風格,并得到時任中國美協副主席、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等專家的贊賞和推介而受到全國美術界的認識。
多年來,容桂注重打造水鄉風情畫文化品牌,曾先后承辦和舉辦了第七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覽、劉海粟先生書畫作品展、水之魅--劉海粟美術館分館館藏書畫精品展、品牌的力量--容桂水鄉畫高峰論壇等高規格活動,曾在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及北京、黑龍江、港澳臺等地舉辦水鄉風情畫專題展和個人展,有力推動了容桂美術創作的繁榮,提升容桂水鄉畫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容桂曾連續舉辦了三屆水鄉風情畫購藏展,以政府搭建平臺的形式,提升水鄉畫的市場價值。
容桂非常注重水鄉畫的傳承工作。利用學校和社會資源,共建了城西小學、泰安小學、名門藝術培訓中心等美術培訓基地;每年開辦水鄉畫公益培訓班和水鄉畫精英班。作為容桂文化名片的水鄉畫經過40多年的發展,畫風自成一派,成為當代中國美術史上備受關注的“容桂現象”。至今擁有葉其青、葉其嘉、何海鷹、何婉薇、何文中等5位中國美協會員,陳玉蓮、溫志民、徐碧賢等27位廣東省美協會員,近百件作品在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比賽中入選、獲獎,并獲得廣東最高文藝殊榮“魯迅文藝基金獎”美術一等獎。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