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1000多名老師聆聽“童心課堂”
走進龍江城區中心小學,你一定能感受到其校園環境的童趣與溫馨:大樹上懸掛著孩子制作的黏土作品,還有一張張媽媽與孩子的照片,照片背面寫著媽媽對孩子的祝福語,校園的花壇與草地上,隨處可見小朋友的繪畫作品……城網君不禁感慨,好想再做一回學生,在這樣的學校里讀書。你知道嗎?童趣滿滿的校園,其實和學校近年秉承和推行的“童心教育”息息相關。
什么是“童心教育”?它有多大的魅力與實效?4月14日,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組織全區9個鎮(街)的教育同行,參加在龍江城區中心小學舉行的“童心課堂”教學展示暨課改交流研討活動,當天,佛山市教研室、區教育發展中心、鎮(街)教育局三級的專家領導還現場聆聽并點評“童心課堂”,參與本次活動的老師可是有1000多名呢。
活動開始就在龍江城區中心小學的兩個場館展示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社會、音樂、美術六個學科課堂,這些課堂均采用該校童心教學模式“三環六步十要點”進行,讓孩子置身童境中,以自主、互助、探索、發現的心態參與到收獲快樂、知識和智慧的課堂中去。
英語課上,學生分組畫出自己心中的學校,并標上英文注釋
在展示的英語課上,游戲互動、分組合作、組織同學間交流等方式得到了聆聽老師的贊許。講真,城網君想說:“要是當年我的英語課是這樣的,我的英語肯定能開掛”。來自容桂小黃圃小學的譚老師在現場認真做筆記,她認為,這樣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的心理從“要學”轉變為“我要學”,改變了以往老師教授、帶領的教學方式,這種課堂值得提倡。順德德勝小學老師楊艷麗則說:“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探索、發現、合作學習,能讓知識掌握得更深刻,各學校可以結合本校的特點,借鑒這種教學方式”。
龍江城區中心小學推行“童心教育”其實已經開展了好多個年頭了,該校校長謝景霞談到,“童心教育”以“化育童心,至誠至真”為核心理念,學校從2011年9月開始推行“課改行”,依托“小組合作學習”課堂學習方式,實現了“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現了“教師為主導——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展現了“課堂是靈動的——生動的、生活的、生成的、生態的、生命的”,彰顯了學生的童真、童趣、童慧,從而完善了童心教育核心內涵。
在順德區教研室主任張峰看來,每一位教師應該做學生“生命的牧者”,而不是做拉動學生的“纖夫”。教師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教”,而是組織學生“學”、服務學生“學”。龍江鎮教育局副局長黃順嬌建議,日后要多開展“童心課堂”教學展示活動,讓教師多鍛煉、多經歷課堂改革的過程,并讓孩子更快樂、更好的成長!
城市君表示真羨慕在這樣的學校上課,不過更希望的是有更多的孩子可以沉醉在“童心課堂”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湯智鴻)
知多D:“三環六步十點”
“三環”:童境與目標、自主與合作、總結與提高
“六步”:①情景引入;②明確目標;③自主學習;④合作學習;⑤課堂總結;⑥拓展提升;
“十點”:①創設童境;②引導發現;③闡釋明標【意思是通過闡釋讓學生更加明確目標的意思】;④任務清單;⑤搭建支架;⑥自主或合作;⑦展示與評價;⑧自主總結;⑨教師總結;⑩拓展提升。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