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宣講小組成員講述自己走上吸毒之路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我媽知道我吸毒后對我說‘兒子,你能不能多活兩年’時,我才終于悔悟……”說到這時,來自四川的28歲男孩小全(化名)有些哽咽。
昨天(4月27日),順德區強制隔離戒毒所禁毒基地召開了戒毒所學員演講培訓班匯報會,作為禁毒宣講小組成員之一的小全講述了他走上吸毒之路的故事。原來,在農村長大的他從小就渴望改變窮苦的生活,不過,盡管他拼命讀書考上了大學,畢業后工作卻仍不理想,一次在老鄉的引誘下他接觸了毒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還曾以生病為由騙家人的錢用來吸毒。“當我媽知道我被關進禁毒所時,她那句‘你能不能多活兩年’讓我徹底醒悟過來,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小全說。
因為好奇心、因為老鄉或朋友的引誘、因為一時的沖動……匯報會上,和小全一樣,禁毒宣講小組成員紛紛講述了自己從吸毒到戒毒,再到化身為禁毒宣傳“大使”,向市民宣講遠離毒品的歷程,不少學員談到,在戒毒所自己不僅樹立了戒除毒癮的信心,還學會了不少本領。
在戒毒所創文閱覽室內,學員正在專心畫畫
順德區強制隔離戒毒所警官梁志成介紹道,2015年初,該所與區飛揚音樂協會合作,每周派協會導師對學員開展朗誦、合唱、書畫、樂器等各類藝術培訓,在全所推行創新藝術戒毒新模式,用藝術文化熏陶的方式糾正戒毒學員扭曲的心靈。2016年4月,該所還邀請了區演講與口才協會會長朱新民親自為戒毒學員授課,讓學員以現身說法細訴毒害的形式,號召全社會遠離毒品。
據了解,該禁毒宣講小組目前有16名戒毒學員。“禁毒工作真的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朱新民表示,接觸過毒品的人很容易被排斥,如果沒有心理上、技能上的準備,很難再走向社會。希望通過教學員演講的方式,培養其自信心走出困境,并告訴學員“翻開過去的一頁就能開啟新的人生”。“經過一年的嚴格訓練,看到宣講小組成員一點一滴的轉變,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至今讓我最感動的莫過于,有一位36歲的學員有一天跟我說‘能不能送我一本字典學習?’,36歲之后他開啟了新的人生。”朱新民說。
小全稱,非常感激戒毒所和朱新民老師,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開始參加宣講小組害怕別人會看不起自己,但老師一直在鼓勵我們放下。記得有一次,幾個中學生聽完自己的演講后,給我們小組成員來了個擁抱并說‘加油’,那刻我感到無比溫暖”,小全說:“我希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以那些血與淚的教訓告誡人們遠離毒品,不要以身試毒”。
城網君了解到,每年順德區大約有一萬多名學生來到這個戒毒所的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接受遠離毒品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湯智鴻)
■相關閱讀
戒毒人員的生活:藝術幫扶有了更多寄托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