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影
為進一步推動順德與香港兩地學校教育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順德區學生對香港文化的了解及資源共享,由順德區外事僑務局、順德區教育局和香港順德聯誼總會聯合主辦的“2018年順德青少年順港交流冬令營”近日在香港正式開營。來自順德8所中學的80名師生,參加了為期五天的豐富而精彩的活動,直言收獲匪淺。
順港交流冬令營團隊順利抵達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后,校長廖萬里親自給順德的同學們準備了精彩的課程,通過視頻現場向他們展示了學生的科技作品,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通過腦根大鍛煉,讓同學們以競賽的方式解答,訓練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他們紛紛表示任務既有趣又有挑戰難度,與平時自己上課學習的知識完全不同。
接著胡兆熾中學學生會成員帶領順德的同學們參觀學校,介紹了學校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考試制度、升學率等內容,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驚訝的發現,他們的普通話比想象中的標準很多,他們的學習內容也不像想象中那么輕松,同樣面臨升學壓力,并且在綜合素質方面要求更高。胡兆熾中學還特意準備了熱乎乎的點心和甜蜜蜜的糖水,讓順德師生們感受到香港師生的熱情。短短的一個下午,順港兩地的學生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并且互留聯系方式,期待下一次的相聚。梁銶琚職校和倫教翁祐中學的師生分別到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和翁祐中學交流。
胡兆熾中學交流
接下來的三天,順德的師生們入駐香港麥理浩夫人度假村營地,實行封閉式拓展訓練。香港的營地教育起源于美國,主要以教育學和發展心理學為理論依據,鼓勵和引導青少年發現自身潛能,在活動中感受團隊的力量以及不斷超越自己。三天的活動安排非常充實,既有考驗團隊精神需要體力的躲避盤活動、定向越野,又有展示智慧與策略的地壺球活動;既有抒發情感享受藝術的音樂農莊活動,又有考驗耐力與毅力的野外徒步活動;既有突破自我挑戰勇氣的攀巖活動,又有放松心情的聯歡晚會……
所有的活動都有香港的導師帶著師生們學習、體驗、挑戰、總結,并且在每項任務中,導師們都極具耐心和細心,面對學生的疑問,他們總是面帶微笑的答疑,并且融入學生中,真正成為了學生們的好朋友。這三天的每一項活動都讓學生學習到太多知識和技能,好比徒步過程中涉及的環保和地理知識,躲避盤活動需遵守的規則與誠信,地壺球中滲透的禮儀文化,比賽前的握手,一句good curling、good game,這些無一不對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導師隊伍
最后一天,同學們參觀了香港大學和香港科學館。了解了香港大學的校園文化,激勵了同學們的高考夢。在香港科學館里,同學們都積極體驗場館設備,宏觀地感受科學知識的樂趣,挖掘科學的奧秘。
這次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卻給師生帶來了巨大的收獲。不僅促進了順德青少年順港兩地交流,更是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挑戰自我的能力,帶來了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眼界開拓。
順德區外事僑務局局長黃建雄表示,國務院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發揮港澳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順德作為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區的改革核心區,正大力推行教育綜合改革。本次順港交流活動是在“協力、交流、合作、成長”的共同理念下,以冬令營為載體,凝聚香港教育資源和順德各校優秀學子的力量,創設更廣泛的交流展示平臺, 齊心協力續寫順港交流的新篇章。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次冬令營是“粵港澳大灣區”教育文化交流一次很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組織更多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讓更多師生參與,把交流學習推向更深入。
■師生感言
順德一中曾志璇
這次香港之旅讓我懂得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每一個團隊的力量都是強大的。在第一天,我們互不相識,每個人都不會多說一句話。但是,第二天的團隊活動卻讓我們的凝聚在一起。躲避盤時,我們開始向彼此邁步;地壺球時,我們開始向彼此靠近;黑夜定向時,我們開始擁抱彼此。我們一步步地從莫不相識到相知相熟。我們由一個毫無默契到在地壺球時的加油鼓勁,我想我們團隊的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永遠無法忘記地壺球比賽時我們所有人的加油吶喊。我們把手放在一起,手疊著手,一聲聲“加油”聲震破天際,也沖蕩著我的內心。我那時真的感到內心的顫抖。
而這次香港之旅也讓我學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與別人的優點。我發現自己真的能夠非常快的融入一個新的集體,不管是一中的團隊,還是重新打散與其它學校組的隊,我都能快速進入團隊里。而同樣,我也重新認識了除一中外的其它學校。或許其它學校成績沒有一中好,但是每個學校都有它的優點與特色,學校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閃光點值得我們去尊重,去學習,去欽佩。所以我們要去用心發掘別人,真正地用心與人相處。
回來的路上,回想起這幾天的經歷,就覺得在車上的每一個人都與我共度了五天,我們對彼此微笑,對彼此友好,對彼此關心,形成了又一個溫馨而有愛的大家庭。那一刻,我的四肢百骸好像被暖意充滿,內心沉甸甸的。
李兆基中學伍藝璇
地壺球這項運動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是因為它本身的娛樂性,也不是因為它"一球定輸贏"所造成的戰局反轉時伴隨而來的的驚喜,更不是因為兩隊戰術和心術激烈碰撞時所帶來的激情。真正吸引我的是這場游戲背后所體現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禮讓和"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那份真誠。而地壺球被稱為是一項"君子運動",大家都是本著對對方的尊重在比賽。沒有陰招和算計,智慧策略以及友誼,尊重對手和結果。。人生該如一場地壺球,活得大大方方坦坦蕩蕩,不做那些有損自己,也不做那些有損他人的事情,尊重對手,互信互愛。雖看不清結果,也要憑智慧和一身浩然正氣步步前行。
鄭裕彤中學李海林
黑夜定向之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為了贏,我們需要在一個半小時內盡可能找出多的任務牌,這不僅僅是展現個人智慧的舞臺,更是團隊合作比拼的競技場。在黑夜里,我們的感知范圍很小,而且任務牌藏得很隱蔽,因而比賽的難度十分大,為了贏,我們甚至想過去把任務牌藏起來不讓其他組看到,從而增加贏得比賽的機率,可以說這是一場人性的考驗,當你發現自己陷入一個直面自己欲望的火爐中,那時候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正直、善良。當我們因為差點這樣做而自責時,導師安慰道:“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這種或那種弱點,你們直面自己的錯誤,這已經是對你們勇氣最大的考驗。”因而,我覺得這次黑夜定向之行是我最大的收獲,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們會學著不忘自己的初心,走好人生之路。
順德華僑中學葉善茵
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有地壺球運動還有躲避盤運動,過程中,每個組員都積極的參與了進來,一起討論戰術,一起挑戰對手,因此我們之前的默契也更進一步地加深了。游戲的過程中要學會把控好自己的力度去發球,并且聽從隊長的建議去進攻或防守。最后,通過組員們的努力我們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進行躲避盤游戲中,有競爭卻不臉紅沖撞,每個人可以是獨立的個體又可以是集體的一部分。作為防守的一方,你要想盡辦法去閃避敵方拋擲的飛盤;作為攻擊的一方,你要和集體配合好如何擊中攻守方;通過跑步躲閃攻擊,使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運動了起來,讓組員和組員之前的關系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這個游戲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我們不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去觀察對手的動向,而且也要靈活多變,躲避對手飛來的盤。學習的道路上也亦如此,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去汲取知識,虛心向他人請教,取長補短。
羅定邦中學黃志敏
瀏覽香港同學們所制作的動畫作品及錄像,我深深地感受到香港人的那種活潑開朗、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的精神。對比兩地的教學,我們內地較為注重的是文化課的考察,不過,最近幾年教育部也在向實踐能力的考查方面傾斜;而香港,實踐已經成為她們的共識,是他們生活習以為常的一部分了。不過,香港也在向內地學習,向部分的學生開設晚自習,當然與內地有不同,晚自習是用來同學們交流,在溝通中產生思維創造的火花。香港的老師也注重放開手,讓學生們自己去發現、去創造、去學習,這個很值得我們學習,是我們此次冬令營的重要收獲之一。
均安中學寥禧容
"五天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于我。"然而五天之后,我們卻已經依依不舍,要用歌曲來減少離別的傷感。這五天里,徒步登山最是令我感到深刻。我們很不幸,因為遇上十年來天氣最惡劣的一天;我們很有幸,因為在那一天中我們風雨同舟,明白了忍耐與堅持。在那個小小的亭子之中,八十多個人擠在一起的場面難得一見,亦難得一忘。同學們互相擁抱,導師和老師們的溫暖關心,這些都已經把我們之間的陌生融于風雨中,留下了脈脈溫情。另外,在徒步登山中,有一些小細節給予我深深地觸動。前面有人鞋帶掉了,后面的人會耐心等候系鞋帶的他;旁邊有人手凍僵了,同學會毅然把自己手上的手襪給他;同學有穿著羽絨服的,老師會把雨衣給他穿好,只因羽絨服一濕就不能保暖了……在艱苦之中,一點點的甜都會變成極大的支柱支撐著我們繼續走下去。群居動物的我們,在那一天懂得了忍耐與堅持,亦明白了互相擁抱抵抗困境。望著車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愿我們都能在葡萄成熟時釀成醇厚美酒,不忘這五天。
梁銶琚職校許嘉欣
順港交流的機會難得一遇,五天奇遇不一,其中最為難忘是麥理浩徑徒步,那日天氣并非如意,時而細雨淅淅,時而狂風暴雨,在山間路徑行走實在不便,我們卻一起互相關心呼應。前方若有裂縫澗水山石障礙便互相提醒,遇到大風大雨就互相攙扶。珍惜一路的感動,謝謝遇見的每一個人,做過的每一件事: 順德聯誼總會香港梁銶琚中學進行交流、躲避盤、地壺球、黑夜定向、風雨無阻的徒步、音樂農莊、團隊歷奇、參觀香港大學、參觀香港科學館……相遇即是幸運,五天時間雖短,我們團結互助,互幫互愛,有過勝利的喜悅也有失利的遺憾,不懼風雨團結一心,我們一起經歷的點滴就是最珍貴的記憶。結束也是新的開始,我們以后的路很長,愿順港交流且走且珍惜。
翁佑中學廖偉雯
姹紫嫣紅竟把世間美好都綻放,誰聞香不禁起舞引得彩蝶雙雙,誰一筆丹青躍然勾勒你的模樣,穿越時間的墻你的美愈發盛放,這滿城絕艷叫我怎能忘……五天行程雖然已經結束,但香港之旅帶給我的沖擊和感想卻在一直延續,比如說說我發現香港的一些特色吧。香港的郊區路十分崎嶇,山巒重巒疊嶂,房子在山上錯落有致,且綠植十分多,海美而寬。在中心區域呢,樓十分十分高,很密集,房子的風格多為中西合璧。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們的規矩,十分嚴格。在車上不能飲食,嚴禁吸煙,不能喧嘩,垃圾嚴格分類,建筑標識指向性明確,香港學生待人友善,十分主動禮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里對文明的重視。
李兆基中學桂啟升老師
順港交流是老而又新的話題,而今正逢翻新篇的時代。當歷史的腳步邁進新時代,交流的理念,方法,路經都有新的變化,會產生新的期待。內地香港,同一藍天下,是異同并存,是多元交融,也是都要面對變化面向新時代的需要。
交流有了起點,嘗試中起步,是一種好的開始。開始和香港交流,是各校各陣,各隊各團。在與香港互動中,是體現各校的競爭。后我建議打亂各校,重組隊。形式上是順港交流,挖掘順德的內涵,價值,用好的形式去展示交流,順港交流,做到超越,做到別致,做到新穎。順港交流,朝著大順德走,而不是校際輸贏得失。青年學生,代表的學校,也應有更大的視野,更大的責任,更高的使命。跳出框,才會看得高與遠。(萬家長 通訊員郭凌雯)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