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黃節先生誕辰145周年紀念展在順德博物館開展。
不少人都還記得,順德杏壇鎮甘竹右灘曾出過一位偉大的鄉賢,他叫黃節。12月24日上午,“蒹葭蒼蒼——黃節先生誕辰145周年紀念展在順德博物館開展,通過作品和他的生平介紹,人們更加了解黃杰的偉大品格和過人成就。
本次活動由順德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主辦。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會長程存潔、順德區政協副主席徐國元等領導參加紀念展開幕式。
黃節的書齋號叫“蒹葭樓”,他的很多首詩都以蒹葭做名頭。
不少市民慕名而來參觀黃節作品。
剪彩儀式。
順德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會長馬錫強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鄉賢是鄉村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往往為整個鄉村的道德、視野和文明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黃節著作豐碩,品質極高,下一步,基金會將發動社會,對黃節故居作修繕,建設黃節紀念館。
順德區文體局副局長梁國鋒、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會長程存潔為開幕式致辭。梁國鋒表示,鄉村保育與人物保育同樣重要,這是對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并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古村落活化,促進順德傳統歷史文化的流傳更遠。程存潔表示,黃杰是順德鄉賢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國詩學界享有很高地位,性格亦很有風骨。順德還有很多知名的鄉賢,應該趁著這個機會,去收集總結各位鄉賢的信息,讓民族文化更加濃厚和有影響力。
“黃節先生對學術的專注研究和不斷追求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順德文化學者李健明由衷敬佩黃節對于學術的熱愛與刻苦鉆研的精神,“黃節先生在北大時,十幾年如一日致力于漢魏六朝詩歌研究,那個時代,很多新思想新風向都在動搖他,他也知道自己研究的東西大多數人并不關注,但他還是堅持下來,因為他堅信他的研究對學術界、對社會都會帶來積極影響和啟迪,他也的確做到了。”李健明認為,專注、堅持、一絲不茍,是做學問最基本的要求,外人看來,做學問是孤獨的,但作為學者,做學問的快樂與自豪是旁人難以體會的。
適逢黃節誕辰145周年,紀念展的舉辦,讓更多人見識到這位鄉賢的風采,市民對順德文化也多了一份了解和自信。“我們更想借這個紀念展,告訴市民,順德還有很多人像黃節一樣,在國家某些領域有著突出貢獻,我們要不斷挖掘史料,回顧歲月,讓沉寂的順德歷史名人重煥光彩,讓更多順德人了解順德文化,以順德文化為榮。”李健明表示。
“蒹葭蒼蒼—— 黃節先生誕辰145周年紀念展”將持續在順德博物館二樓中庭展出,為期一個月。(韋薇)
■知多D
黃節出生于1873年,原名晦聞,廣東順德杏壇右灘人,后因鄙視同宗狀元黃士俊的變節行為,易名為“節”,取號“甘竹灘洗石人”。早年就學于嶺南大儒簡朝亮門下。后來在上海創辦《政藝通報》,介紹西方文明,宣傳民主科學,為最早提出國學與國粹概念的學者。黃節創辦《國粹學報》,弘揚傳統文化,倡導國粹研究,風行國內學界。
受北京大學蔡元培校長的邀請,黃節先生于1917年開始擔任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致力漢魏六朝詩歌研究,是中國近代古典詩歌創作和研究的一代宗師,培養出朱自清、俞平伯、范文瀾、蕭滌非等著名學者。
黃節在南方時,和章太炎等創立國學保存會,并參加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資產階級革命文化團體——南社,用詩歌鼓吹革命。1922年秋,黃節拒絕總理王寵惠邀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之后和孫中山合作,出任廣東省教育廳廳長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長。被譽為“嶺南詩宗”。
1935年1月24日,黃節病逝于北京,黃節哀悼會以“國師”的規格在南京召開,追悼會由蔡元培、陳樹人等發起,行政院長汪精衛親臨主祭,章太炎、胡適、李濟深撰寫挽聯,南京國民政府明令褒揚,將逝者生平言行著述,宣付國史館立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