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中心城區(qū)建設工程指揮部組織市民前往順峰山公園觀看“雙塔”修繕情況,并聽取市民意見。
近日,順峰山公園“雙塔”修繕工程再次牽動市民的心,為進一步讓市民對“雙塔”修繕工程的認識和了解,并充分聽取市民對“雙塔”修繕意見。昨日(1月10日)上午,順德中心城區(qū)建設工程指揮部組織20名順德區(qū)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實地參觀正在修繕的青云塔,進一步向市民講解、介紹雙塔的修繕工作。
“雙塔修建用的是什么材料?”“雙塔修繕前后有什么不同?”“雙塔修繕要保留原來的風貌,你們是怎樣去實施的”……面對市民群眾比較關心的問題,順德中心城區(qū)建設工程指揮部負責人現場一一向群眾進行解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前期專家勘察時發(fā)現,雙塔風化殘損情況非常嚴重,青云塔風化程度達到75%,塔外15%外表都被植物入侵,且外墻石灰質涂料已經大面積開裂剝落,由于涂料面層非常疏松,這就進一步加劇風化侵蝕,引起了微生物、植物寄生和水分滲透的現象。
“通過專家的勘察分析,雙塔修繕方案設計、審批等方面,都是嚴格按照相關程序來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青云塔修復工程主要是用紙筋灰調礦物土紅顏料作紅抹灰,使用傳統(tǒng)的工藝以及原材料來修繕。外墻面青磚瓦片則保留原來的綠色琉璃,局部破損的地方進行修復。同時,針對青云塔塔基、欄桿復原、塔頂維修、塔心修復、外表抹灰、場地設計等方面向市民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市民了解雙塔修繕的整體情況。
現場城網君注意到,市民群眾一邊聽負責人介紹雙塔一邊近距離觀看雙塔修繕的情況,論證之前網上傳出來的“近照”,雙塔修繕后,雙塔顏色比較鮮艷,失去原有的古韻。現場觀看了解后,不少市民表示,雙塔已有30多年沒有修繕,此次修繕雙塔也是對順德文物的保護要根據順德的歷史文化來修繕,雙塔寄托著順德人的鄉(xiāng)愁,由此也引發(fā)市民的關注,希望修繕過程中能夠保留雙塔歷史的痕跡。
“雙塔是順德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是有價值的,在修繕的過程中能夠讓市民在觀賞的同時去體驗歷史的風韻,這個是很重要的。”市民崔立志表示,雙塔修繕中市民不僅僅是希望看到一個嶄新的雙塔,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修繕后陳舊的文物,不然就沒有遙想的境界。
市民邊走邊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青云塔修繕情況。
崔立志認為,雙塔修繕設計方案按照設計來制作,對于專家的分析判斷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太平塔的歷史,具有紅色的記憶,當年太平塔抗戰(zhàn)時期留下來的彈孔痕跡,在修繕中應該保留彈孔原有的面貌,其他風化比較嚴重的地方可以進行修復,能夠讓市民更好的留住雙塔的記憶。
“我以前來順峰山公園散步,一直都期盼能對雙塔進行保育修繕。”市民湯鳳英也認為,對順德雙塔進行修繕是很有必要,雙塔是順德人的精神財富。她表示,希望能夠維護雙塔的照明系統(tǒng)以及外墻抹灰工藝上的原汁原味,市民才能接納。
對此,相關負責人也進行回復,事實上,在修繕過程中,項目方也參考了相同建造年代的廣州赤崗塔、琶洲塔等修繕經驗,確保采用原有的材料與顏色。僅僅是顏色配比,就在墻上進行了至少五次抹灰對比試驗。
“基于群眾市民的輿論意見,能夠公開去征集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專家、群眾的意見,這是一種敞開懷抱的態(tài)度。”順德區(qū)人大代表朱劍萍認為,雙塔是對順德人有情感,在前期捐資修繕時,市民很期待也很關注,看到修繕照片難免有些誤導,也希望在日后有關民生項目,能夠提前向社會外界公布,市民群眾的反應也沒有那樣強烈,對工作開展很有利。
朱劍萍表示,今天市民群眾對雙塔提了很多好的建議,如青云塔應該保留燈光照明,讓青云塔成為順峰山公園乃至大良的一個地標,更希望項目方能夠采納社會各界的意見,對雙塔進一步完善,更好地推動雙塔修繕工作。
順德中心城區(qū)建設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雙塔修繕工作引起順德人乃至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們將積極聽取、收集各方的意見,把雙塔修繕工作做好,讓市民群眾滿意。”接下來,順德中心城區(qū)建設指揮部將持續(xù)組織市民群眾前往雙塔觀看,進一步向市民介紹雙塔修繕情況。(袁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