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普教育的宣傳普及有著重要的意義。
記得有一個古代名醫扁鵲跟魏文王談論醫術的故事,故事里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己病,下醫治大病”。所謂“上醫治未病”,就是好的醫生會未病先防,不僅是在患者發生疾病時進行救治,還積極參與到健康維護、疾病的預防、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過程中。那么反之,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對健康的意識也是十分薄弱,甚至有很多不良生活習慣,只有在癥狀爆發出來之后,才會到醫院急求醫,平時對預防醫療、身體健康的關注度不高。
近日,就有網友“青霉素膠囊”在順德城市網論壇上發帖呼吁大家轉變思路、自覺提高健康意識,“科普是告訴人們一個可以觀摩和體驗的醫療,而不是一味地告訴全世界,我們醫生如何多快好省地治愈疾病,而是讓更多人知道我們人類的渺小,預防疾病更加具有重要意義。科普更多像是導盲犬,在它僅有的智慧里忠實于你,提醒你避免危機發生!”他的這段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紛紛議論。
網友“關外的青梅酒”表示,“青霉素膠囊的一番話似乎提醒了我們所有人,我們習慣了依賴醫生為自己治病,甚至會因病沒得到有效治療而發生各種醫療糾紛,可我們要明白的是醫學是科學,不是神學;醫生是人,不是神。大多數人也只著眼當下,卻很少考慮對未來的影響,就像很多人會傾家蕩產治療癌癥,卻不懂花少數的錢來養生一樣。我們更要注重預防疾病、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意義”。而網友“糊涂先生”也認同說,“醫療科普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更有效的‘治病救人’,正所謂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而且從長遠來看,醫學科普還能夠改善醫患關系,促進社會和諧。”
網友“青霉素膠囊”還表示,“科普的另外一個窘境就是,很多人沒有用實際行動支持醫療科普的快速擴散,轉動你的手指,將一個科普的文章轉發出去并不難,難的是有這份心。”但網友“掉進井底的烏鴉”也說出了當前的疑惑,“現在網絡上醫學謠言、虛假宣傳鋪天蓋地,大家又普遍缺乏對醫療知識的辨別能力,很難準確吸收那些真正權威、高質量的科普信息,特別是我們父母那一輩,很容易聽信這些謠言。”
對此,網友“趙巫醫”認為,“公眾對醫學基本知識了解不足、獲得健康知識的渠道匱乏,確實會嚴重影響健康教育的整體質量。我們需要加大醫療科普教育的宣傳力度,比如說開展醫院、醫學科研機構采風活動,組織學校、社區參加,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醫學科學,提高對預防疾病的健康意識;另外,政府有關部門要依法打擊假劣醫學科普產品、整治虛假醫療醫藥廣告等問題”。網友“愛笑的豬”也補充道,“‘未病先治’需要專業的指導,就比如說健身過程中缺乏專業教練的指導,會造成了各種隱性運動損傷,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所以醫療科普宣傳教育也要有足夠的專業性。”(李曉華)
■話題入口
醫師節已過,我們又可以做回自己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登陸“順德城市網論壇”和“順德城市網博客”瀏覽評論;歡迎網友市民報料,可撥打報料熱線0757-22221840或登陸城市論壇“市民報料”進行報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