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農村垃圾分類?
自今年7月1日起,上海實行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以來,各種段子刷爆朋友圈,最經典的莫過于這句“你是什么垃圾”。近年來,國家對環保愈加重視,垃圾分類也成了一種大趨勢,這種“新時尚”正在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
據了解,為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逐步提升城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倫教環運城管分局會同各村居選點設置了18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并對15個村級垃圾收集站設置分類專區,為下階段實施垃圾分類做好前期準備。
正如倫教這樣,現在很多農村也開始推行垃圾分類了,只不過是剛剛起步,那要怎樣才能做好農村垃圾分類呢?昨日(9月25日),網友“綠茶咖啡”在順德城市網論壇上發帖表示,在農村推行垃圾分類不能照搬城市垃圾分類的模式,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去推行垃圾分類。“我覺得城市的垃圾分類和農村的垃圾分類還是有很多不同的,例如,在農村很多濕垃圾可以成為化肥,可以就地處置,不但可以節省清運費用,也能改善土壤品質。還有生活在農村的居民以前對垃圾分類的知識接觸少,一些專業術語可能會不太懂等等”。
針對“綠茶咖啡”提出的這個觀點,不少網友都表示贊同。同時也有一些網友提出了更多不同的看法。
“我認為,如果垃圾分類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就像上海那樣,是很難成功的。”網友“零℃”這樣表示。但也有網友表示不贊同的意見。目前,在農村大部分常住人口主要是老人、婦女、兒童,他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相對較差,接受過程也相對較慢。網友“恰同學少年”認為如果要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接受垃圾分類規范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建議推行簡單易懂的分類方法。“農村的垃圾分類現階段不要搞得太復雜了,要簡單易懂,群眾才更容易接受,等到習慣養成了再一點點細分就好了”。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認為,在垃圾分類的宣傳上也要做到通俗易懂。就像“綠茶咖啡”所說的,生活在農村的居民以前對垃圾分類的知識接觸少,一些垃圾分類的專業術語可能聽不懂,在宣傳時就要把專業術語轉化為接地氣、跟居民生活相關的詞語,這樣居民才能一聽就懂。
垃圾分類是勢在必行的,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有網友所說的,欲速則不達,還是一步一步來吧!(覃海妮)
■話題入口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登陸“順德城市網論壇”和“順德城市網博客”瀏覽評論;歡迎網友市民報料,可撥打報料熱線0757-22221840或登陸城市論壇“市民報料”進行報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