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清幽的古閣里,一場別開生面討論熱火朝天,一群從事慈善事業的人士全情投入討論,從他們的急促的交流聲,快速動作的筆墨中,悄聲溢出“順德未來慈善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周如南教授認真講課。
7月24日下午,2020年順德區慈善抗疫主題研討交流活動在杏壇古朗村伍時就基金會成功舉行。順德區慈善組織聯合會、順德區慈善組織從業人員、“和善計劃”學員等參加。
“后疫情時代中國的慈善事業該如何發展?”的專題課上,面對望著他的一雙雙眼睛,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周如南并未多加停頓,經由闡釋中國慈善事業的歷史進程,他很快指出在這場疫情抗擊戰里順德慈善事業暴露的幾大問題,“經驗不足、機制不全、能力不夠,不能有效地進行宣傳動員,不能完全管理好捐贈物資,缺少應對突發事件的政社協同機制和慈善行業的協同機制。”
與會人士分組討論順德慈善行業在疫情期間的過去與未來。
“慈善基金會不能僅僅成為籌集資金的機器,它應該展現出更多的自主能動性。”針對順德慈善機構在疫情時期中表露出來的問題,周如南表示,慈善機構應該著重注意“社會服務市場化、社會組織專業化”,加強彼此之間的聯合,提升政企社之間的跨界協同能力。
“老師的講課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從事慈善事業的理念初心,也同樣在思考,如何立足本心,面對未來變幻莫測的挑戰。”順德區星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郭娜利說道。
2020年順德區慈善抗疫主題研討交流活動圓滿完成。
講課結束后,周如南以“優勢、劣勢、機遇、挑戰”為主題,帶領與會成員們分組討論順德慈善行業在疫情期間的過去與未來。
“在今天的活動當中,我們了解了在疫情時期,順德慈善行業究竟面臨著怎樣的挑戰,那么作為基層人員我們應該如何去完善自己本身的專業能力,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良慈善會張麗杰感嘆道。”(方敏)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