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 廣東順鐵控股有限公司“我為群眾辦實事”之“守護蝴蝶家園,共建生態社區”活動順利開展。活動由廣東順鐵控股有限公司、東平社區、濱河濕地自然教育基地攜手舉辦,佛山市順博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承辦,順鐵集團黨員志愿者、基地導師、社區親子家庭共同參與。
多元活動齊參與
活動通過蝴蝶生態花園共建和黑金土推廣使用等形式,影響社區居民認識了解并主動參與到綠色生態社區的共建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引導群眾關注自然、守護生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進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為建設綠美廣東、綠美佛山、綠美順德獻上國企的責任擔當和紅色力量。
以生態友好型建設為引,引導社區群眾認識濱河濕地自然教育基地的蝴蝶花園及生態管護理念,探討人工種植下的蜜源植物對昆蟲乃至公園生態的重要作用,了解生態友好型對身邊蝴蝶及各類昆蟲的好處。
黨員志愿者走進濱河濕地自然教育基地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基地,了解一片樹葉是如何從凋落到重新回歸土壤的整個生態循環過程。
社區群眾實地走訪蝴蝶花園,調查花園內的寄主植物分布情況,以網捕的方式統計蝴蝶成蟲的多樣性及數量;尋找花園內的蝴蝶幼蟲,觀察蝴蝶幼蟲的生存情況,踐行蝴蝶花園的生態友好原則。
黨員志愿者沉浸式體驗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基地中的器械及步驟操作,親手制作濕地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劑——黑金土,并對基地生產的黑金土進行分裝。
觀察金斑蝶的一生,認識本土蝴蝶幼蟲與植物之間的關系;學習科學栽種植物的步驟,親身實踐種植蝴蝶的重要食物——馬利筋。
黨員志愿者向公園中的市民游客派發“黑金土”綠色環保肥料,向大眾科普黑金土的來源及功效,呼吁群眾共建綠色可持續生態友好社區。
基地建設強教育
佛山市濱河濕地省級自然教育基地依托佛山新城濱河景觀帶建設而成,依托多年來生態管養和自然教育的理念和實踐,成為佛山城市公園中踐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典型案例。
佛山市濱河濕地省級自然教育基地-蝴蝶園。
基地現有一座可持續蝴蝶園,種植有多種蜜源植物,打造本土草本植物自留地,生態友好的管養方式和以孕育蝴蝶生存資源和營造蝴蝶棲息地為主體的場地建設,逐漸讓野生蝴蝶種群自主形成良性生態循環圈。據前期調查,基地已記錄蝴蝶45種,其中,近兩年加新3種。
為繼續深化濱河景觀帶蝴蝶保育工作,打造生態濕地成為社區群眾共建共享的自然資源,本次活動以黨員志愿隊伍為支撐,以趣味自然教育課堂為載體,搭建社區群眾與城央自然生態的橋梁,通過組織科普課堂、生態調查、自然保育等活動,帶領社區群眾走進可持續蝴蝶花園,認識并親身參與蝴蝶保育工作,共建蝶園生境;通過黨員志愿者參與園區生態堆肥生產,并開展宣傳活動,吸引社區群眾了解、參與可持續生態社區的建設,共建共享生態福利,為建設綠美佛山貢獻國企的社會責任擔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進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
城市公園是介于人工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過渡空間,既是人與自然共進互動的場所又是協調人與環境的重要紐帶。然而,傳統的管養理念往往過于關注景觀而忽視生態效應。
本次活動吸引社會多方力量支持、共同參與城市公園的生態保育工作,提升濱河濕地自然教育基地的生態管養實踐的影響力,讓市民大眾理解生態保育的內涵和重要性。讓社會力量加入到城市公園的生態保育工作中,共建高品質文明城市生活圈,實現城市健康持續發展。
編輯:羅小梅
來源:新城微服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