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愛上順德不止一個理由!
順德十鎮街,每個鎮街都是值得去品味。大良的時尚、容桂的現代、倫教的優雅、勒流的活力、杏壇的水鄉……每個鎮街各有魅力,各有風采。
都說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您的心目中,愛上一個鎮街的又是怎樣的理由?順德城市網春節期間推出特別專題《愛上順德鎮街的八個理由》,我們與順德一起將愛進行到底!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她是書畫之鄉,素有“勒流翰墨”之謄;她是美食名鎮,四大名菜響譽四海;她是中國家居五金之都,現正展出一個現代綠色工商業城市的雛形。她的名字叫勒流!
絕!勒流美食
提及美食,特別是順德美食,不得不提美食名鎮勒流味!素有“廣州美食,廚出鳳城,廚出鳳城,味在勒流”的說法。直到今天,順德勒流的飲食仍然保留著粵菜最正宗的味道。春節尋找地道粵菜美食,不妨往勒流邊游邊尋。
順德人飲食講究食味道,“味在勒流”是對勒流美食一個極高的評價。勒流美食在堅持精髓的同時,也在因應時代的需要創新。勒流名菜標準化是突破口。2012年,勒流名菜聯盟標準正式發布,勒流四大名菜:菜遠炒水蛇片、水蛇羹、煎焗魚嘴和煎焗西江魽魚有了自己的聯盟標準,這是勒流名菜標準化的一大探索。
艷!眾涌飄色
眾涌位于勒流中部,源于宋,盛于明清,古時又名錦水、中江。勒流眾涌飄色是順德每年新年的“例牌”民俗活動。解放后,眾涌的飄色活動大多是在正月初八前舉行。每至飄色舉行當日,眾涌村熱鬧非凡,孩子們身穿戲服,坐上彩車,在彩旗和鑼鼓聲中沿街巡游,向當地村民和特地前來參觀的游客揮手拜年。
通過精心的裝扮在臺面上凌空而起,來演繹關云長、仙女散花、還珠格格、趙子龍、百花公主、梁紅玉擊退金兵、楊繼業招親、搜書院、穆桂英、樊梨花征西、狄青、雙陽公主、高君寶、何仙姑、花好月圓、楊貴妃、趙美容、十三妹大鬧能仁寺等22斗,通過角色背后的歷史故事傳遞一種價值觀,弘揚傳統文化,為新春祈福,求得來年的好運和平安。
火!連杜生菜宴
生菜會,其實它是一個諧音詞,和生財諧音,每年的正月二十五,勒流連杜村生財會總會如期舉行。“生菜會”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生菜(財)會吃生菜,起初是為了“迎生氣”,后演變為求財和求子。如今,共敘鄉情、聯誼四方、弘揚傳統民俗等成為該活動的主要內容。
勒流連杜的生財會在順德來說是比較具規模的,每年都有1-2萬人參加。現在,生菜會已經成為民間信仰與春游集會相結合的民俗盛會,也成為當代順德文化的另一個重要表現。2013年12月,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批準并公布廣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順德勒流的連杜生菜會正式成為了省級非遺。
威!勒流翰墨香
翻翻勒流歷史,素有“翰墨之鄉”的美譽,明清以來,名家輩出,蘇六朋、伍學藻、廖平子、何磊、盧傳遠……他們從勒流出發,走向全國。據《順德縣志》記載:“以地域而言,縣內書法活動開展最活躍的是勒流。”1980年,新中國舉辦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30年來,在廣州、北京、海南、深圳、臺灣等地舉辦作品展覽,其中1984年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舉辦的展覽,讓勒流書會成為首個在京舉辦會員作品展的鎮級書法協會。
2005年起,該會會員定期到勒流的學校、幼兒園開辦書法學習班,義務為教師、青少年兒童授課。每年的暑期都舉行培訓班,培訓一大批書法愛好者。勒流翰墨已經墻內開花墻外飄香幾十年,這也是勒流當方特色文化品牌之一。
響!星聲悅耳
星聲悅耳歌唱大賽這個省級歌唱大賽起源于勒流,上世紀90年代初,幾個愛好玩音樂的后生仔女在鎮文化站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一個音樂小組(后更名為勒流聲悅流行音樂協會),他們白天上班或做農活,晚上集中一起玩音樂。
但這一班年輕人很快就發現,順德愛好流行音樂的人并不少,但獨少了一個可以展現這些人才藝的舞臺,于是他們開始萌生了舉行一個流行音樂歌唱大賽的想法。很快地,這一班年輕人,把想法變成了行動。2001年,首屆“星聲悅耳”青年歌手大賽在順德勒流正式舉行,得到了區、街道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個源自于順德的本土流行音樂大賽開始踏上了它的征程。
通過10多年的努力,“星聲悅耳”至今已是家喻戶曉,同時,還培養了眾多業余流行歌手和節目主持人,其影響力已逐漸輻射到全省乃至港澳地區,為順德本地流行音樂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初,作為活動創始人之一的廖越翔沒有想到過,十年后,“星聲悅耳”不但沒有消失,而且還成為了一個省級賽事。
妙!龍眼點睛
延續了600多年的“龍舟點睛”民俗文化活動,龍眼村間的水鄉文化源遠流長。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三,來自中山、新會、佛山等珠三角各地近百艘龍舟都會自發齊聚龍眼村,更有路途過于遙遠、水路無法到達者,會用汽車將龍舟龍首運往勒流龍眼村,參加周勃太尉廟龍眼點睛儀式,并進行巡游活動,祈求風調雨順。據說點過睛的龍船特別生猛,劃動起來特別快。否則會拖泥帶水,甚至有翻沉之虞。
而為了深入挖掘勒流民俗和美食文化資源,推廣“中華美食名鎮”和“龍眼點睛”旅游品牌,勒流也正整合民俗、生態、旅游、美食資源,精心組織龍眼點睛民俗活動暨好味到鎮勒流站迎龍宴活動,以實現資源共享、互動推介,從而提升區域競爭的文化軟實力。
牛!勒流跳繩
“勒流跳繩”精彩紛呈,作為勒流群眾性體育運動發展中逐漸打響名堂的“勒流跳繩”這個品牌,近年來在全國、亞洲及世界大賽中屢獲金牌、屢破記錄的輝煌佳績,代表中國隊囊括了世界級花樣跳繩比賽的絕大部分金牌。
勒流東風小學是勒流最早開展花式跳繩運動的學校,自2009起開展跳繩運動以來,東風小學跳繩隊參賽的腳步從國內走到國外,并且獲得了不少殊榮,為勒流的跳繩運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多!文化古跡
據調查統計,勒流黃連、眾涌、龍眼、西華、富裕、連杜等村落擁有豐富的文化建筑、文化景觀、文化遺跡和歷史文物,如黃連的明代石獅腳、鞏孝橋、蠔殼墻、具有600余年歷史的靜叟梁公祠,眾涌村的天后宮、桑市遺址、大橋頭、聚龍橋、水車公所(消防水車)、參吾公祠堂等;龍眼村的太尉廟、蠔殼屋、水埠石獅子、鎮北橋;西華村的見龍橋、梁氏大宗祠等;富裕村的貝丘遺址、連氏祖墓群、插旗臺、敬吾連公祠等;連杜村二帝廟、木牌匾等。眾多的文化古跡彰顯了勒流千年古文明的魅力與滄桑。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