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內的每一個標識都花了不少心思
編者按: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為推動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順德教育資源最為豐富的大良,這幾年無論是從硬件設施,還是師資配備都加大了均衡配置的力度。那么,這些學校又有著怎樣的華麗蛻變?從今日(3月30日)起,順德城市網將推出《均衡教育,大良那些“新”校園》系列報道,一同走進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學校。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王卉林) 每當走在順德的街頭,望見那火紅火紅的“英雄花”傲立在無葉的枝頭,人們就知道這座城市的春天到來了。坐落在美麗的順峰山麓的大良聚賢小學內也有幾棵木棉花,雖然還不夠茁壯,卻也開得絢麗。在朗朗讀書聲的的襯托下,這所小學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活力春天。
每個角落,都是用心營造的
創辦于1959年的大良聚賢小學,1995年異地重建,從原有的幾間簡陋的課室到現在擁有24個教學班,1100多名師生。在校已經20多年的副校長周瑞芬,見證了學校的華麗蛻變,她感嘆著,從最初的幾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到現在全部課室配備了多媒體平臺,網絡終端遍布每間課室、功能室、教師辦公室等場所,并配備各種文化活動室,這幾年的變化真的很大。
然而在變的不僅僅是課堂的教學設備,而是小到每一個指示牌、每一句提示語。聚賢小學校長陳秋蘭笑著說:“不用介紹,帶你走一圈校園就能感受到了。”進入校門口的“聚賢書吧”,是一個學生自主管理的開放式圖書室,學生們不僅能在這里自由在這里閱讀,更是培養其誠信的品質。
順勢往里走,靠右邊的教學樓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棋藝苑”“藝術長廊”、“e時代”,營造了濃厚的興趣氛圍。而在每一個鮮明主題標識的后面,還配套設計了不少相應的名言名句和提示語,例如“著筆不宜一味熟,稱心還常三分生”、“觀棋不語真君子、舉棋不悔大丈夫”,讓孩子們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教育不同于其他,是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墻上掛著的是孩子們的繪畫作品、課室內有禮儀修養的標語、就連廁所的標識也切合了孩子們的年紀,每一個角落,都各有特色。陳秋蘭告訴順德城市網記者,用心辦教育,就是要讓每一堵墻都在說話。
聚賢小學的活動室,十分具有現代感
每個孩子,都是用心栽培的
設備在變新,不變的是對教育的“用心”。“讓每個孩子成才,這個‘才’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唯讀書論’。”聚賢小學在孩子的培養上,也是因材施教。陳秋蘭說,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本著“讓每一個學生讀書立德,讓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讓每一個學生自信發展”的辦學目標,聚賢小學走出了一條以“棋類、藝術、科技”為特色的素質教育發展之路。
其中,“棋類”和“藝術”在聚賢小學已經有一定的發展歷史,且成為了特色課程。“從我們這里走出去的孩子,每個都會象棋、圍棋和國際象棋。”陳秋蘭介紹,目前“三棋”已經是學校的教學課程。另外,藝術教育也成為了該校的一道亮麗風景,不僅獲得過順德區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一等獎,還有學生為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廣州舉辦的“魅力中國”巡回演唱會伴唱,同時還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的大風車欄目的錄制等等。
而這些成果的取得,與優秀的老師資源是分不開的。陳秋蘭表示,順德這幾年的教育均衡發展投入力度很大,除了硬件方面之外,更是讓不同學校的老師輪崗交流,分享經驗,“就拿我自己來說,既在百年老校的西山小學任職過很長時間,后來也去過民辦小學,還在五沙小學也呆過,這樣的交流,真正讓教育走向了均衡,也讓更多孩子享受到了優質教育。”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