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李恩進) 每年農歷五月初三,順德勒流龍眼村內都是鑼鼓喧天,全村老少出動。延續了600多年的“龍眼點睛”民俗文化活動,每年都會吸引珠三角各地近百艘龍舟,齊聚龍眼,參加周勃太尉廟龍眼點睛儀式。
昨日(6月13日),順德城市網記者從勒流街道宣傳文體辦公室了解到,今年“龍眼點睛”系列民俗活動,將于6月18日在龍眼村內舉行。在傳統“龍眼點睛”活動基礎上,今年的民俗系列活動還將包括迎龍宴、水上飄色表演、水上龍虱表演、“勒流特色小吃美食展”等,可謂亮點多多。
點睛這一習俗,在龍眼已延續600多年
亮點一
水上飄色,四十年前的經典,重現龍眼
眾涌位于勒流中部,源于宋,盛于明清,古時又名錦水、中江。勒流眾涌飄色是順德每年新年的“例牌”民俗活動。而現在,在龍舟賽場上,也可看到這一精妙絕倫的民俗表演。
通過精心的裝扮在臺面上凌空而起,來演繹關云長、仙女散花、還珠格格、趙子龍、楊繼業招親、搜書院、穆桂英、狄青、雙陽公主、高君寶、何仙姑、花好月圓、楊貴妃、趙美容、十三妹大鬧能仁寺等22斗,通過角色演繹,帶領觀眾重新領略歷史輪回,而水上飄色更是讓人叫絕!
勒流黃連“龍虱”勁渡在去年中秋節再現了其昔日的熱鬧場面(網友@水鄉順德供圖)
亮點二
龍虱表演,方寸小舟內,見證歷史變幻
龍虱只有約3.3米長,僅容納一個人。在今年的“龍眼點睛”系列民俗活動中,龍虱也將再次巡游,增添節日氣氛。
據勒流黃連的村民介紹,60多年前的黃連有幾十家制作香云紗的作坊,60多年前的中秋節當天,這些作坊的村民自發用自家做香云紗時磨薯茛的橢圓形木桶當做龍蚤來進行扒艇比賽。由于其體型極小,僅能容納一個人,村民稱其為“龍虱”。
由于歷史原因,村民自發的“龍虱”勁渡在勒流只出現了一次。去年開始,龍虱現身龍眼點睛活動中,而這也喚起了民眾的回憶。
延續了半個世紀的龍眼特色小吃——油煮粽
亮點三
特色美食,杯盤碗盞中,領略美味勒流
提及美食,特別是順德美食,不得不提美食名鎮勒流味!素有“廣州美食,廚出鳳城,廚出鳳城,味在勒流”的說法。直到今天,順德勒流的飲食仍然保留著粵菜最正宗的味道。在迎龍宴之外,有些當地特色小吃也是不容錯過的。
油煮粽,也稱油炸粽。其做法是在傳統煮熟的粽子上,去掉粽葉,然后切成片狀或其他形狀,在外層裹上一層米漿(由糯米粉和粳米粉勾兌而成),放入煮沸的植物油鍋內,炸至金黃色即可。這種油煮粽外表金黃,味道香脆可口,且粽子內部又有傳統粽子的糯香,是龍眼村老少婦孺皆愛吃的一種美食。
豬仔餅、魚仔餅、獅子餅,這些公仔餅更多的是存在老一輩人的回憶之中,隨著時代變遷,公仔餅的身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而在活動現場,你可以嘗到各種憨態可掬的公仔餅,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