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的9月開學季,對大良街道教育事業來說,呈現出一個新局面,也是今后發展跳躍的起點。就在上半年,大良教育局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構建自主開放的教育格局為契機,在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了一輪行政競聘,進一步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此次競聘著力建設了一支開拓創新、務實高效的行政干部隊伍,使理念創新、事業心強、管理科學、能力出眾的人才脫穎而出,為大良教育現代化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證,并引領學校開創了和諧共事、人心思進、生機盎然的新局面。本網推出“大良校長新秀巡禮”系列報道,帶你感受校長新秀的個人風采、教育夢想和創新的辦學理念。
姓名:羅冬云
任職學校:大良李介甫小學
教齡:22年
榮譽巡禮:2008年被評為順德區優秀教師;2012年被評為順德區德育先進工作者;2014年被評為佛山市優秀教師。
校長心聲:從中學提任到小學做校長,角色的變化,我很清楚校長承受的壓力更大。但是選擇了,就會有責任地擔當。校長是一名服務者,服務學生,服務老師,服務學校,服務社會。有服務的意識,才能發現教師的個性特長,才能發現學生的群體需求,才能更容易贏得師生的信賴。
翻看羅冬云的履歷,任教經驗十分豐富,從他2000年來到順德,分別在四家中學任職,其中在順德一中實驗學校和順峰中學十個年頭的工作經歷,目睹、參與并見證了一中實驗和順峰中學的開辦、成長與發展,對一所新開辦學校的成長與發展過程有較深入的了解。正是這樣一名敢于挑戰自己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年大良教育局開展的行政競聘中脫穎而出,從順峰中學德育處主任提任到李介甫小學任校長。短短一個多月,羅冬云已經制定好新學期的工作計劃,并明晰了李介甫小學今后的辦學理念。
從中學到小學,思考問題更易找突破口
在這次行政競聘中,羅冬云不僅成功“越級”,也是唯一一個由高年級學校到低年級學校任職的行政。雖然在采訪中對交接工作、辦學理念思考等輕描淡寫,但小記很清楚這個暑假羅冬云過得一點都不輕松。因為,除了要重新熟悉和了解一家學校,還要面臨著許多實際的工作,例如行政隊伍的組建,和老師的溝通了解,新一學年的工作計劃,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學校發展計劃等。最迫切的,還有學校的改造工程,如消防工程、打通會議室和閱覽室、校舍補漏工程、老師辦公室的改造等。但羅冬云說,既然選擇了,就要有責任地擔當。
談及被提任為校長,羅冬云很篤定地說,教育是相通的,教育的本質也是一樣的,所以并不會因為從中學到小學的陌生而對自己開展工作帶來困惑。相反,在羅冬云看來,在中學任職時了解到的學生問題,反而有助于自己理性地看到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我在中學任職20多年,小學如何順暢地對接中學的生活和學習?小學具備了哪些素養才有助于在中學階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類似的問題我在中學任職的時候已經思考,現在到小學做校長,一些解決的辦法可通過在辦學理念中實施從而避免。”
此外,羅冬云說到自己的小孩也是今年剛剛升上初中,除了之前的工作經驗,還能從一個家長的角度來看待辦學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小孩讀小學的時候,我作為一名家長,參加學校的活動,與孩子的溝通等,見證了一些事。”羅冬云舉了個例子,小學的老師很負責任,有時候會出現拖堂的情況,由于課間休息時間比較短,所以小孩子都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但從學校管理者來說,一方面要肯定教師的付出和工作熱情,另一方面也要有藝術地和老師強調高效上課。這些細節都將成為今后管理教師隊伍中值得參考的方面。
經過一個暑假的了解和溝通,目前,羅冬云已和學校行政基本確定了學校的規章管理制度,工作計劃思考,“希望做到常規管理流程化,流程管理精細化,精細管理特色化,特色管理品牌化。”
品質,是學生一生受用的財富
李介甫小學的武術隊屢獲殊榮
以“治學嚴謹、學風優良、質量上乘”聞名的李介甫小學始建于1951年春季,是一所僑資學校,由旅港鄉親李介甫先生、李兆麟伉儷熱心捐助而建。基于此,羅冬云思考小學6年,應該行塑學生什么樣的品質。他認為,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和責任感,讓孩子一生受用。其次,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習慣。責任、感恩、興趣、習慣,一切的形成,就是從認識生命開始。“以生命教育為主線,六個年級分為三步,一二年級認識生命,三四年級珍愛生命,五六年級提升生命。”同時,李介甫小學將更堅持“賞識教育”“激勵教育”“體驗式德育”,不斷發現和挖掘學生的閃光點。
羅冬云認為,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自己會始終堅守“服務學校、服務學生”這一理念,“校長是一個服務者,服務學生,服務老師,服務學校,服務社會。有服務的意識,才能發現教師的個性特長,才能發現學生的群體需求,才能更容易贏得師生的信賴。”當然,由于校長是一名業務精湛的名師,因此服務過程,也不會忽略專業的引領。
盡管李介甫小學的發展面臨著場地空間受限、教師年齡結構偏大、民辦學校對生源的沖擊等困難,但羅冬云從未懼怕。他認為只要從學校實際出發,以人為本,就能謀求學校新一輪的發展。由于李介甫小學是廣東省武術網點學校,他目前的構想就是希望借助特色,把武術精神對應的學校文化,普及和提高這種武術文化。雖然現在李介甫小學已有武術操,但羅冬云認為遠遠不夠,“武術隊通過比賽生成品牌,但影響力、輻射力有限。今后將把武術隊教學特色對接校園文化,以及音樂、舞蹈,進行學科拓展。計劃排練一個武術音樂劇,參加中小學文藝匯演,甚至與社會機構合作,借助熱心教育的企業走出去。”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