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詩會,包括老中青三代,黨員、團員、群眾三個群體都積極參與。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王文莉 見習記者湯智鴻、羅志) 昨日(7月16日)凌晨4點多,今年已經72歲的任姨就起床了,從陳村一路搭乘公交車趕往大良,只為一場相約,就在位于大良鳳嶺公園的順德鳳嶺老年大學。并且,任姨只是個觀眾,因為這是紀念黨的生日,她說自己不能遲到,還因為詩會,在現場,她聽著聽著不禁熱淚盈眶。
這場約會,便是由順德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指導,順德區社科聯、順德城市網、順德鳳嶺老年大學、清暉園博物館聯合主辦的“不忘初心·順德前行”慶祝建黨95周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詩會。21組朗誦者,老中青三代,他們以極富感情感染力的詩歌演繹,表達順德紀念建黨95周年的情懷,帶動大家一起回顧黨的歷史,慶祝黨的生日。
這是一場紀念活動,記者發現,無論是觀眾還是朗誦者,大家都提前到達現場,并積極準備著。觀眾莫姨今年已經70歲了,1980年入黨當時,她已經寫了入黨申請書有16年的時間了,莫姨說,自己和妹妹是兩個姐姐帶著長大的,如果沒有新中國和黨,她們如今也過不上這么好的生活。這是紀念黨的生日的詩會,必需到現場參與,必需堅持黨的優良傳統提前到場。觀眾這么積極,詩歌朗誦者更是積極準備,有的臨睡前背詩,有些多次彩排,每個字都標注拼音,只為更好地表達紀念之情。
臺下觀眾很認真地在聆聽和感受。
詩友們很多是黨員,他們也是帶著念黨恩的情懷飽含深情地朗誦。今年75歲的軍人后代曠平原飽含熱淚朗誦《太行奶娘》,不禁想起她和妹妹小時候也是在奶娘中長大的場景,讓臺下的觀眾也為之動容。而無論是黨員、團員還是網友群眾,又或是老年、中年、青少年,這批詩友在臺上都激情昂揚或飽含深情朗誦每一首詩。作為兩首原創詩歌的創作者,順德文化名人陳列也受到感染,現場即興朗誦。陳列說,這場詩會主題鮮明,感情真摯,這些詩歌都是詩友們的心聲,是他們心中的歌,他也感受到了詩友們的激情澎湃,將推動下一代更加有力量和激情傳承黨的優良傳統。
詩會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參與現場。
作為一名正在讀書的年輕聽眾,馮林舟覺得,這場詩會充滿正能量,也很有觸動。馮林舟認為,這些內容很多都是歷史課上的內容,通過詩會的方式讓自己與歷史接觸更近,感受更深,情感更豐富,對于自己和年輕一代傳承優良傳統有益處。任姨說,也希望通過詩會和城市網的平臺,讓更多順德人了解和熟悉黨的歷史,深入了解沒有黨就沒有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詩會教育年輕人,要繼承革命優良傳統。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順德鳳嶺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佘煒聽到無論是學員還是網友,或者是其他單位的詩友,在臺上都傳遞了真摯的情感,也通過舞臺展示了自己,她也希望通過這樣的舞臺和城市網平臺向下一代進行教育。
順德區宣傳部副部長沈涌解讀舉辦這場詩會的初衷,還講到了黨員楊開慧的故事。
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沈涌表示,這場詩會的主題為“不忘初心 順德前行”,是對黨的歷史進行回顧和紀念,也提醒我們要高舉黨的旗幟,不斷艱苦奮斗、不屈不撓,在紅色七月,舉行這樣的詩會具有深刻的紀念和教育意義。
■亮點掃描
不僅是詩歌本身,朗誦者對服裝也很重視。
題材:紅色題材弘揚正能量
21首朗誦作品,都是與黨的生日、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有關,《黨啊,我的母親》《風云九十五載》《太行奶娘》《紅船,從南湖起航》等等,是精品,也有原創,其中《中國夢》《長征精神永遠激勵我們繼續前進》兩首詩歌是順德文化名人陳列創作的作品。
顧正燕、方艷萍、萬碧桃等這個組合被稱為黃金組合。
詩友:老中青三代,黨團群都有
詩友當中,老有75歲的軍人后代曠平原,中有老師尹丹,還有小學生符雅婷、蔡仕萌;這里有很多黨員比如經常參加詩會的方艷萍、萬碧桃,也有在班級任團支書的黃術涌,還有眾多老年大學學院、學校師生、順德城市網網友等,其中,教師組合張杏戀、王蘇波還是夫妻呢。
李絳珠在詩歌中標注拼音。
準備:觀眾提前到,詩友忙準備
作為觀眾,陳村72歲的任姨早上4點多就已起床,轉乘公交車到詩會現場;詩會開始前1個小時,很多詩友也已經到現場準備了;而詩友準備中,李絳珠是地道順德人,為了在朗誦中不出錯,專門在詩詞上標注拼音;顧正燕、方艷萍、萬碧桃這個黃金組合脫稿朗誦,為了記住詩詞,晚上睡覺前還背背詩,以防忘記;鳳城中學的周靜宜、連亮清開場前努力彩排,因為在倒數第二個表演,他們還在朗誦前再次彩排,老年大學的老師還專門現場進行指導。
順德文化名人陳列也現場即興朗誦。
演繹:激情昂揚,飽含深情表情懷
75歲的軍人后代曠平原朗誦《太行奶娘》,讓她想起了自己和妹妹小時候是在奶娘家中成長的事情,飽含深情,眼淚流了下來,臺下的觀眾很多也被感染得哭了;作為兩首詩歌的原創者,文化名人陳列現場即興發揮,飽含激情地朗誦剛寫完的詩歌《清風吹過》;尹丹是小學老師,專門帶孩子一起,如果不細心,大家都不會知道她正懷孕中呢;容桂職業技術學校高二學生黃術涌朗誦《我的祖國》,感情真摯,抑揚頓挫,現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老年大學的學員王叔多次夸贊他并用手機拍下朗誦稿,自己再輕輕地反復誦讀著。
這是蔡仕萌第五次參加主題詩會了。
回顧:多次參與,只為這個舞臺
詩會現場,11歲的蔡仕萌小朋友已經第五次參加順德城市網主辦過的主題詩會了,今年4月份他還綁著繃帶帶病參加;上次參加了清暉詩會的網友黃術涌,這次帶著學校文學社的鄭飄飄、李凱欣參加這次朗誦;顧正燕、方艷萍、萬碧桃被稱為黃金組合,他們已經多次參加清暉詩會了,基本都是脫稿朗誦;作為第一次參加清暉詩會的尹丹,也是順德城市網忠實網友,參加這次詩會后,她說有機會下次還會參加。
■特寫
曠平原在深情朗誦。
軍人后代深情朗誦,臺下觀眾也熱淚盈眶
參加詩會的觀眾聽到詩歌朗誦《太行奶娘》,很多都被朗誦者感動得不禁落淚。這首詩歌的朗誦者,是今年75歲的曠平原,鳳嶺老年大學學員。曠平原說,選擇《太行奶娘》這首詩是因為自己的真實經歷,也代表了在老鄉家由奶娘撫養長大的一批人的經歷。
曠平原告訴記者,她1941年出生于冀中平原,剛出生就被送到老鄉家中,1944年出生的妹妹也是在老鄉長大的。因為,她父母都在抗戰前線。當時,奶娘的女兒因病不幸夭折,奶娘把妹妹當成自己的親身女兒看待,妹妹生病的時候,奶娘是非常著急的。“我們對奶娘的感情都很好,在老鄉家大概生活了4年后,回到父母身邊時甚至都不愿認自己的父母了,整天晚上都哭,十分想念自己的奶娘。”
曠平原說,當時,奶娘撫養八路軍戰士的孩子是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的,因為一旦被發現,全家甚至全村就被鬼子掃蕩屠殺,但是奶娘就是用這種方式支持抗日。“當我朗誦到‘我眼睜睜看著我奶哥哥,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挑開胸膛’,我腦海中就浮現奶娘的形象。”她父親參加過百團大戰、地道戰、地雷戰,如今已經去世20年了,但父親生前教育他們不要忘本,他們也經常去看望我們的奶娘,表達我們和父親對奶娘的心意。
參加這次活動,引起了曠平原很多的記憶,同時也想通過這次詩會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銘記這段歷史,從而真正的不忘本,去珍愛現在和平年代的生活。
曠平原的朗誦非常有感染力,現場的觀眾們聽得非常認真,還有一些老人聽著都流淚了。聽著聽著曠平原的經歷,任姨在臺下也不禁落淚,這樣特別的紀念詩會,聽到飽含深情的朗誦,任姨直夸這樣的詩會紀念形勢很好。在現場的王女士也說:“聽她朗誦就像是在聽故事一樣,仿佛故事里的每個畫面都能想象得到,聽著老一輩人講述他們吃過的苦,感覺他們確實很不容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