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創意產業園內感受蠶文化(順德城市網網友“雕刻時光”攝影)
昨日(1月7日)上午,天空剛泛起魚肚白,順德城市網網友“廣鐵晴段三幺拐”冒雨從容桂出發,轉乘三趟公交趕往大良體育中心,奔赴一場期待已久的“約會”。
原來,順德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組辦公室、順德城市網聯合主辦的順德區“三舊”改造成果采風活動如期舉行,分別前往倫教456蠶種場文化創意園、勒流南水村、杏壇宏匯城體驗“三舊”改造的成果,寒冷的天氣和絲絲細雨也阻擋不了網友采風的熱情。
順德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三舊改造服務科科長劉百濤表示,順德的“三舊”改造工作一直都在推進中,也取得不小成效,希望通過這次采風活動聽取網友、市民對于“三舊”改造工作的建議,同時也希望通過他們的鏡頭和文字向社會傳達“三舊”改造成果,吸引社會各界關注。
感受改造之美,網友感嘆“三舊”變“三新”
過去是鋅棚結構的小型商鋪和空地,土地利用率低;現在是大型購物商場、高擋寫字樓和五星級酒店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最高建筑高達158米,搖身一變成為現階段順德西南最高的地標性建筑。通過杏壇宏匯城的改造建設,便可一探“三舊”改造的魔力。
城網君注意到,宏匯城所在地塊是杏壇鎮東入口的重要改造節點,其城市形象位置突出,土地開發價值較高,但多年以來地塊都被鋅棚結構的小型商鋪占用,也有不少的閑置空地。為了改變城市形象,提高土地利用價值,順德在2012年開始對該地塊分三期實施改造建設,總建筑超14萬平方米,項目投資將超4億元。目前一期的風情休閑街已建成開業,二期為發展商自持營運的時尚生活商業中心,也已陸續有商家進駐。網友“徐國臣”也不禁發出贊嘆,經過改造建設,“三舊”變成了“三新”。
在456蠶種場文化創意園內,網友們感受到了上世紀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建造的蠶桑生產歷史古建筑和80多年的文化積淀與傳承,目前創意園內正在重點打造的4歲、5歲、6歲年齡階段幼小文化教育的發展方向,這也是命名為“456蠶種場文化創意園”的原因。
此外,園區內的蠶桑科學館正在建設中,將通過對這些擁有60余年歷史建筑的加固翻新和環境配套優化,修舊如舊,改造創新,全面升級,打造成具有上世紀40年代、50年代、60年代蠶桑歷史文化特色建筑的文化創意園區。園內以珠三角蠶桑科學館為核心,園區遍布蠶桑絲綢歷史文化元素,并以文化教育、創新創意、創業孵化、休閑體驗為主題,配套有休閑、娛樂、商業等項目。
網友走近勒流南水村(順德城市網網友“岑炳超”攝影)
在勒流南水村,網友感受到了現代化村居建設的美麗。近年來,區、鎮、村三級對南水村的改造投入近2500萬元,積極推進包括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站,南興西路、南興北路、古廟及住宅區景觀綠化改造等新農村建設項目。其中,古廟及住宅區景觀綠化改造工程是南水村新農村建設重點項目。該項目以村民的日常生活為切入點,動靜結合,打造出南水村新農村建設以來的全新面貌。
網友建言:改造要保留自身特色和嶺南風格
參觀完以上項目后,網友們與順德區三舊改造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開展座談會,就“三舊”改造工作進行面對面交流,網友們紛紛建言獻策。
網友“雕刻時光”表示,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對于舊建筑拆與不拆的定位非常明確,盡量保持能不拆即不拆,在舊建筑的基礎上做到修復和維護,對比發現順德部分“三舊”改造項目的定位還是不夠明確,保留的特色太少。“我們的改造建設應該要保留順德特色。”
項目負責人在為網友進行講解(順德城市網網友“岑炳超”攝影)
“三改工作不僅僅是活化改造,更應該保留其內涵,豐富特色。”網友“大肥”認為“三舊”改造不能“虛有其表”,如何保留舊建筑舊廠房的歷史文化以及內涵,讓市民通過改造了解順德的歷史特色,是“三舊”改造工作需要多關注的問題。網友“徐國臣”直言“三舊”改造力度要繼續加強,并現場作詩一首表達心情。
順德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三舊改造服務科副科長辛彩紅回應,“三舊”改造要取一個平衡點,一方面改造要完善設施,另一方面要保留基礎的東西,因此如今的“三舊”改造工作也會借鑒其他城市的思路和做法,進行微改造,盡量保留原來的歷史風貌,讓市民感受更加直觀真實。(潘美穎)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