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人說,生活在城市的人少了許多過年的味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深藏著年味兒,更是童年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幸福味道。這個春節,通過城網君的真實體驗和記憶深處《故鄉的年味》,帶你感受廣東各地的年味和習俗。
汕頭的年味隱藏在各種禮儀之內
對我來說,一年之中最快樂的時光莫過于回汕頭過年。跟家人團聚,與許久不見的老友碰杯,哪怕是獨自一人到舊街區走走,只要一聽到街邊影碟店放了十年都不換的賀年音樂,心里滿是歡喜。
汕頭,粵東地區一座普通的沿海城市,距離順德6小時車程,但和順德相比,汕頭的年味不在美食之中,而是隱藏在各種禮儀之內。
團年飯,祖宗先吃
每逢除夕,一家人必須要等老少齊人后才能坐下來吃團年飯。因為父輩兄弟姐妹較多,且房子又挨得近,所以阿公(爺爺)和阿婆(奶奶)倆人每年除夕就得一家家輪著吃。所以每次吃團年飯前,阿公都會特別囑咐阿婆:“不要一下子吃太多,還有下一家呢,別撐著。”
對了,在潮汕,吃團年飯前一定得先“拜老公”(又稱“祭祖宗”)。將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并安放在供桌上,焚香點燭,先請祖宗用餐,然后長幼依序跪拜禱祝。每年阿公為了防止小孩偷吃貢品,都要親自守在供桌旁邊,他說這是潮汕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底線,不得跨越。
拜年,又稱為“拜正”
農歷正月初一,又稱元日,是春天之始的意思。幾乎從這天凌晨起,許多地方開始陸續響起炮竹聲,這是年的最初味道。
正月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后輩先祝福長輩,然后長輩再給后輩曉以期望。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意思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
開年,先跟祖宗行大禮
此外,每年的初一早上,每個潮汕人還得先跟祖宗行個“大禮”——“拜老公”。擺張大桌,圍頂漂亮桌群,用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零食往桌上一放,再加五牲、青菜、酒等,最后獻上香爐,點火,新年正式開始。
小時候我問過爸媽,為什么潮汕人新年首日一定要先拜公祖,當時老媽說:“把過年的好消息先分享給公祖們,是對故人的尊重,如果連這點都不去做的話,以后就不會有人記得現在,更別說過去以及宗族的歷史。”
儀式畢,可以出門了
在潮汕,春節出門可是大有講究,無論你是帶了多么高檔的年貨,都絕不能少掉四個大吉——大桔。
來到親朋好友家拜年,主客間一般要先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然后主人會拿出家中的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待客,泡一壺工夫茶,互相拉扯家常,等到客人準備回去時,主人同樣要以大吉回贈。這種習俗又稱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的祝愿。
講究偶數的“壓肚腰”
過年可少不了送壓歲錢,雖然是中國各地區共有的傳統習俗之一,但在潮汕,送壓歲錢可是十分講究。首先是長輩要分壓歲錢給后輩,但如果后輩能掙錢了,那他(她)就不能接受壓歲錢,反而還要送壓歲錢給長輩和比自己年幼的弟弟妹妹們。
當然,潮汕人在壓歲錢金額上講究偶數,尤其是個位數和十位數,以“0”、“2”、“6”、“8”為主,當然,你也可以是“268”這樣的組合數字,但絕不能是“15”或“150”等,甚至連“50”也不能。
另外,這些錢可不能直愣愣地送,而是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是封,或者用一塊紅紙包著。這種做法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很多人都說,潮汕人思想傳統,連過年都舊俗一堆,但或許,正是這些傳統的思想和舊俗,讓許多潮汕人在離鄉多年后,仍不忘記故鄉的根,念故人的情。(林宇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