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作家到陳村花卉世界參觀
著名作家阿來首到順德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林仲儒) “順德是一個人文環境發達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會因為更顯清晰而使我也更能尋找到文化的差異性,對于傳播順德文化很有幫助”。當代著名作家阿來昨天(4月25日)在順德采風時說道。
昨日,第十一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系列活動之一的順德文學周采風行正式開始。著名作家阿來、知名作家王小妮、李靜,順德十佳作家沈晨亮,順德城市網資深博主呂旭茂等20多人先后到杏壇逢簡、陳村花卉世界和北滘祠堂進行采風。
游順德
眼前有景道不得
當天上午,阿來和李靜等人從北滘出發,首站便是逢簡水鄉。在逢簡村,眾作家一邊行走在綠水小橋的河邊,一邊細細欣賞村居美景,并不時停下來與村中的金桂樹、福德祠合影留念。途中,作家們還在河邊靜坐下來,慢慢聆聽杏壇的龍舟說唱,更和著說唱人的曲調拍起了節拍。
逢簡之美令長居北京的李靜不禁感嘆,嶺南水鄉的景色情懷確實與北方很不一樣,“順德水鄉的風景和其它水鄉都不一樣,這里沒有商業開發,生活的氣息更濃重,感覺很舒適。”另外,談到順德自梳女的歷史,她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寫作題材。
而在陳村花卉世界,作家一行參觀了七巧園藝等花卉展覽點,對順德花卉業發出了由衷的贊嘆。雖然參觀時間不長,但是作家們都認為是順德的水土造就了如此美麗、壯大的花草樹木。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正當大家都想請阿來對順德的風景給予點評是,阿來只是幽默地吟了這句詩。詩詞意為美景如此,不用多加渲染,阿來認為這樣精致的地方肯定已有不少的贊美,也不用他更多地去贊賞了。
評文學
雁過無痕 葉落無聲
能和自小的偶像見面并一路暢談,不少作家“粉絲團”成員都興奮不已。順德十佳作家之一的沈晨亮就高興地說道,一定要趁此機會,好好地向阿來和李靜等作家取取經,向他們學習文學創作之道。“我是抱著一顆學習的心而來,能親身和阿來老師交談,向他請教自己平時在文章寫作上的困惑,這個機會非常難得。”沈晨亮說。
對于順德文學青年的摯誠請教,阿來笑言自己剛到順德,對順德的文化并不熟悉,難言指教,暫時只能“雁過無聲”,先好好觀賞和了解順德,尤其是像《藝述順德》這樣的書,他會仔細閱覽,再和當地的文學作家詳細交流。
據了解,順德文學周采風行今天將繼續進行,一眾作家上午將前往北滘設計城和北滘碧江金樓參觀,下午將到清暉園進行“清暉論道”作家茶話會。
■作家檔案
阿來,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馬爾康縣,當代著名作家,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四川省作協主席,兼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長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階梯》,散文集《就這樣日益在豐盈》。
王小妮,女,1955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作品除詩歌外,涉及小說、散文、隨筆等。2000年秋參加在東京舉行的“世界詩人節”。2001年夏受德國幽堡基金會邀請赴德講學。去年獲得由中國詩歌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頒發的“中國2002年度詩歌獎”。曾獲美國安高詩歌獎。王小妮2003年在《詩歌月刊》發表的《十支水蓮》,被認為是不可多得的靈感之作。
李靜,女,1971年生于遼寧興城。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著有話劇《魯迅》,文論集《捕風記》(臺灣版名《不冒險的旅程》),隨筆集《刺猬札記》(臺灣)、《受傷者》和《把藥裹在糖里》。主編有2002至2011年的《中國隨筆年選》、學界訪談錄《中國問題》、《幽默二十講》和《讀木心》(與孫郁合編)等。曾榮獲“第十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1年度批評家”獎。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