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麥惠慧) 琳瑯滿目的商品,摩肩接踵的人群,超過3公里長的墟市……這就是傳說中的“北水神仙墟”。2月1日是農歷十二月廿一,一年一度的“北水神仙墟”在杏壇北水擺起了長長的墟市,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趁墟”。
因為是在農歷十二月廿一當天舉行,所以“北水神仙墟”又稱“北水廿一墟”。這一天,來自順德各地的商家都會早早來到北水,找個“風水位”,擺起攤檔,各出奇招吸引客人。中午時分,順德城市網記者來到北水,準備好好趁這個“神仙墟”。
“大陣仗”:神仙墟全長超3公里
當記者走到北水和古朗的交界處,發現北水方向已經放上了“雪糕桶”,實行交通管制,兩輪以上的車輛都不得入內,市民入村多靠步行。“神仙墟”是沿著村道一直擺的,記者還未走到北水牌坊,就已看見不少商家在擺攤售貨。一路走過去,衣服鞋襪、生活用品、小食年貨等商品,應有盡有,甚至還有金魚倉鼠等小動物。
沿著村道,攤檔一直擺到北水村的市場,全長超過3公里。這個一年只舉行一次的墟市很是熱鬧,每年都吸引不少商家前來“搶位”。劉叔前一天晚上生就已經到北水“霸”定頭位,“每年都會過來開檔,人多東西就好賣。”平時在容桂擺攤的劉叔特意在前一天就來到北水,好沾一點“神仙墟”的好運。除了容桂,還有不少來自順德各個鎮街的商家,甚至還有中山的商家,他們都是自得知“神仙墟”后便每年過來擺攤。
墟市長,趁墟市民多,所以北水村委會每年都安排治安員維護墟市秩序。從十年前起,每年都被安排維護治安的教叔說,墟市每年都很多人,但從沒有出現過秩序問題。
一位老婆婆正在揀玉米
“好墟冚”:各地市民齊齊趁墟
墟市不僅商品多,價格還實惠,也就更吸引人了,不少容桂、大良等地的市民都前來“趁墟”。“聽說過但沒來過,所以今天特地來逛逛。”小陳特意從大良到北水來逛“神仙墟”,“很多東西賣,而且又便宜。”才逛了一個小時,小陳手上就已經有不少戰利品。阿明更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從廣州來的,有同學在這邊,聽說了覺得很好奇所以就來看看。”
有第一次來的朋友,更有捧了十多年場的“粉絲”。彭叔是杏壇馬齊人,從十多年前起,每年的年廿一他都會騎單車到北水“趁墟”。“很有趣啊,商品又多,年年都過來趁熱鬧。”而附近熟悉的村民都知道,來到“神仙墟”一定要買慈菇和年桔,“傳統來的,討個好彩頭。”每年都到“神仙墟”買慈菇和年桔的歡姨說。
往年的年廿一總會下點小雨,但今年卻出奇地陽光大好,這也使得來逛墟市的市民特別多。
■講古仔
“社學”里供奉著天后娘娘、華佗和關帝,這是“神仙墟”的發源地
這艘裝滿瓦煲、陶瓷的貨船正停靠在岸邊
民間傳說:北水有個神仙墟
記者來到“神仙墟”的發源地神仙廟時,已近下午兩點。這時人們都在“趁墟”,所以到廟內祁拜的人并不多。神仙廟門口所掛的牌匾上寫著“社學”二字,神仙廟的負責人尤順掌說,這里原是供奉文、武二帝的廟宇,后來遭到破壞,重建時就把留落在外的天后娘娘、華佗和關帝也安置于廟內,“同時供奉著各路神仙,所以稱為神仙廟。”
“萬古鐘靈神仙指引江門渡 千里而來訪尋圣地趁名墟”,這是神仙廟門口貼著的一副對聯,其中就蘊含著“神仙墟”的由來。尤順掌說,“神仙墟”源于乾隆年間就開始的傳說。相傳當年一艘來自江門的貨船,經行缸瓦陶瓷的販賣,在廿十八那天打算返回江門,卻不料半途遇上暴風雨,只好在北水神仙廟前暫作停留。但是風雨一下便是數天,到了年廿一,他們逼于無奈,只好就地擺賣,但出乎意料的是,貨物的銷路奇佳。“所以才說是神仙指引。”
第二年,他們再度在這里擺賣,貨物同樣一售而光。后來經人們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商販來到這個地方擺賣,后來慢慢成為“神仙墟”并發展起來。“以前的‘神仙墟’只在廟前擺攤,種類也不多,多半是年貨類,像慈菇、年桔是必備的。”尤順掌說,到了現在,神仙墟越來越熱鬧,商品種類繁多,吸引很多人前來“趁墟”。“但商家之間,商家與顧客之間從沒發生過不愉快的事。”這可能就是“神仙墟”流傳至今的原因。
相關鏈接
北水逛"神仙墟"!(組圖)
(編輯:梁云)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