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新順德人子女得到關注與幫扶
每到暑假,順德各鎮街都會開展很多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暑假班。杏壇鎮職工服務中心則把關注點聚焦在了“困難新順德人子女”上,用多樣的方式讓他們的假期不孤單、更精彩!
杏壇職工中心把戶口非順德的或戶口在順德而籍貫非順德的,在順德工作、生活,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居民稱為“困難新順德人”,這個人群子女的成長狀況令人堪憂,“一到假日,很多困難新順德人的子女沒人照顧,一般就是在家看電視、寫作業,”該中心的社工王康能談到,2014年,他們發起了“同學同樂”困難新順德人子女成長幫扶計劃(以下簡稱同學同樂項目),向杏壇鎮30個村居的困難新順德人及子女、困難獨居長者提供公益幫助。
2016年該項目也得到了順德區第三屆公益創新大賽的扶持,項目實行期為2016年9月——2017年8月。那么,該項目有什么服務內容?過去一年做得如何呢?城網君進行了了解。
社工對孩子所學課程進行輔導
看外面世界,假期孩子不再被“放養”
王康能表示,假期“放養”孩子的形式很不利于他們了解周邊環境,也難以形成歸屬感。為此,同學同樂項目提供了同學同樂家友站、同學同樂暢暑假服務內容。
據介紹,同學同樂家友站是一個子女照顧支持平臺,通過在不同站點舉行村居體驗、子女假期設計大賽等活動,促進了家庭親子間、孩子同輩間認識與交流,幫助他們融入新群體,與本地居民打成一片。
“項目重頭戲在暑假”,王康能介紹到,對于同學同樂暢暑假板塊,杏壇職工中心圍繞子女托管、興趣愛好培育、安全知識學習等主題,開展了“人際交往小組”、“龍舟說唱小組”、“書法興趣小組”等多個特色小組活動、社區活動,讓困難新順德人女子在假期得到很好的照顧,同時培養了他們更廣泛的興趣愛好,“我們希望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增強其社區歸屬感。”
暑假,帶孩子們出游看外面的世界
杏壇作為一個千年水鄉,各村居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據悉,今年暑假,杏壇職工中心的社工們帶領孩子們走進右灘村、古朗村、馬齊村等村居,游覽當地的名勝古跡,感受順德傳統歷史文化。此外,今年暑假孩子們還參觀了佛山科學館,感悟科技的力量與美妙。
就在8月26日,作為項目結束“典禮”,杏壇職工中心還為孩子們舉辦了一臺晚會,通過舞臺表演、攤位展示、作品展覽等方式,展示杏壇鎮困難新順德人子女在暑假的所學所得,并讓家庭成員乃至社區居民分享其成長的喜悅。
讓愛心傳遞,從受助者成為施助者
“施比受更有福”,這是受到幫扶的孩子在“童行善”活動中共同的心聲,據悉,“童行善”也是同學同樂項目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8月,社工們組織受幫扶對象前往杏壇上地、高贊等村居,孩子們運用在暑假掌握的技能,探望困難長者、獨居長者。“從受助者成為施助者,就是希望他們學會感恩,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更好的服務社會。”王康能說。
“他以前很調皮,脾氣也不好,參加活動后也懂得關愛身邊的人了”,來自陽江的李女士談到,她的兒子何智霖連續兩年參加了同學同樂項目活動,經常會去探望孤寡老人,“孩子在活動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每天回家還會講給我聽,相比于讓他孤單一個人在家好很多,非常感謝社工對我們的關愛。”
受幫扶孩子探望老人
值得一提的是,現已年滿12周歲的黃書偉是同學同樂項目的幫扶對象,他主動向工作人員申請,以義工身份參與明年“同學同樂”項目,“希望自己也能幫助別人”,他說。
在王康能看來,黃書偉的角色轉變就是一種愛心傳遞的表現,接下來也歡迎更多的幫扶對象成為義工,推進項目的開展,也提升他們自己的學習、策劃等能力。而在下一年以及未來,希望幫扶對象更多,幫扶內容更豐富(如增加“同學同樂暢寒假”內容),“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社區資源及社會力量支持我們的項目。”(湯智鴻)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