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俗名牌樓,是一種門洞式的獨特的建筑物。牌坊是由欞星門衍變而來的。原不過是皇帝祭祀天地的郊臺的外垣建筑,后移置于孔廟,以示對孔子的尊重。南宋以后,這種建筑不僅置于郊壇、孔廟,還建于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甚至宅第前,成為一種標志建筑,是為標志坊。這種牌坊有木制也有石造,有2柱單坊亦有4柱3間,一般講究與其它建筑的配合。牌坊的這種用途到今天還在沿用,現順德幾乎村村路口都有大型牌樓建筑,這都是標志坊。
近代人但凡聽到牌坊二字,就會聯想到貞節牌坊,就想到它的壓迫意義。其實這是一種誤讀。理學家們確實曾用“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來約束婦女,以貞節牌坊來彰顯節烈,但起到壓迫作用的,是人的觀念而非那座牌坊。在順德,貞節牌坊并不多見,這并非順德人不夠貞烈,而是順德女子自有獨特的貞節觀。
順德女子很早就深切地體會到,婦女如果不能自強自立,就只能“三從四德”,所以順德女子追求的是獨立的人格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她們視捍衛女性尊嚴為最大貞節。
為此,順德女子一向以自立自養為榮。古時順德女子盛行不婚或不落夫家。“不婚”是梳起不嫁,稱“自梳女”,她們在自己的“姑婆屋”居住終老,死后靈位也放置于此。“不落夫家”是指婚后永遠留在娘家,與丈夫只做有名無實的夫妻,只求死后可有人家收殮安葬和拜祭。還有就是“長住娘家”,婦女在婚后3天回娘家,除了節日偶回夫家小住外,一直到懷孕才長住夫家。這些女子都出外打工,不但足以自養還可養家。有了這些獨立堅強、自己為自己的命運作主的女子,貞節牌坊便失去了意義。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