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桑曲》在杏壇鎮龍潭村青田藝術區揭幕。
走在杏壇鎮青田藝術街區,抬頭仰望,一幅融入順德桑基魚塘、香云紗等元素繪制成的畫特別地顯眼,描繪出了順德傳統桑基魚塘的農業生產的生動場景。
4月12日,由廣州美術學院學生創作的戶外壁畫《漁桑曲》在杏壇鎮龍潭村青田藝術區揭幕,這是藝術融入鄉村發展的生動實踐。
《漁桑曲》是以順德養殖種桑的農業生產為創作主題,以藝術的視角、獨特的表現手法重現順德傳統桑基魚塘的經濟模式,激發人們對水鄉風情民俗的歷史情懷,贊揚積極向上的勞動精神。
壁畫是由廣州美術學院原中國畫學院副院長陳侗指導4位學生完成的畢業作品,從提出設想到現場考察研究,到最終的實踐落地,中間歷時2年時間。據介紹,整幅壁畫由336000塊玻璃馬賽克拼貼在青田藝術區外墻,與建筑、與周邊水鄉環境充分協調,是藝術源于鄉土生活,藝術融入鄉土環境的典型案例。
廣州美術學院剛畢業學生梁丹是參與創作壁畫者之一。梁丹介紹,順德是嶺南水鄉,民俗文化、水鄉文化獨具魅力。而杏壇擁有原滋原味的古村落、民俗民風傳統,這些都是藝術創作最好的素材。為了更好完成壁畫創作,她與同學一起往返學校與青田,與村民溝通交流,了解青田歷史、文化等,從而實現題材的創作。她表示,如果以后有機會,還將會繼續來到青田,挖掘新題材、新元素進行研究。
青田里保留著原始的村落形態,也為學生的創作提供了更豐富的題材,據悉,近段時間,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將再次走進青田開展“下鄉連環畫創作”活動,在半個月時間里,72名學生住進當地的14戶村民家中,同吃、同住、同創作,深入體驗鄉村生活,感受鄉村文化。
編輯:袁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