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底
隨著最后9家農貿市場全部通過市、區驗收!
標志著杏壇鎮農貿市場
升級改造這一民生實事工程
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逢簡市場、東村口市場、光華綜合市場、光中市場、南華市場、杏壇市場、昌教市場、高贊市場、關東市場、便民市場、智富市場、古朗市場、東村荷西市場、南朗市場、新聯市場,杏壇共15家升級改造后的農貿市場購物體驗感、放心消費、食品安全等多個方面都實現了大提升!
杏壇農貿市場改造完成后成功開業。
2022年以來,杏壇鎮全力推進全鎮農貿市場實施升級改造工程,精準實施“一場一策、一場一檔”,打造既有“顏值”又有“煙火氣”的農貿市場,并逐步完善對農貿市場在環境衛生、食品安全、保供穩價、計量準確等方面的管理模式,目前15家農貿市場已全部完成升級改造和驗收,改造進度并列全區第一。其中:逢簡、智富、關東和杏壇市場被認定為市級“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農貿市場,全鎮“菜籃子”環境顯著提升。
逢簡市場改造前后對比。
深調研,制定專項改造方案
通過走訪調研、摸底排查,制定專項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堅持“一場一策”改造方案。一方面,確立“強基礎+樹標桿”的改造思路,選定逢簡、智富、關東市場作為標桿市場創建對象,多次邀請上級部門考察指導創建工作,爭取社會資金扶持;另一方面,鼓勵引導農貿市場開辦方主動投入提升市場軟硬件水平,如結合逢簡水鄉旅游資源,融入嶺南水鄉資源,把逢簡市場打造成兼具嶺南特色、旅游功能的多功能綜合性農貿市場。此外,在每個市場進出口處,配置有公平秤等。各處細節體現以人為本,為前往選購的市民提供更舒適、更便利、更放心的消費體驗。最重要的是客流旺起來。如市場升級改造后,極大地刺激了周邊住宅小區居民的消費意愿,客流比改造前增加了1倍。
杏壇鎮領導走訪調研農貿市場。
創機制,強化監管優化服務
杏壇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不定期督查改造進度、協調解決問題。發揮工作專班牽頭作用,聯合鎮衛健、宣傳、城管執法等多部門開展綜合治理行動,形成綜合治理長管機制。堅持便民利民原則,增加配套設施,清理占道經營、亂堆亂放等行為,整頓衛生條件較差、管理不到位的市場。主動約談市場開辦方或管理方42次,開展聯合檢查行動24次,確保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穩步推進。
筑防線,營造農貿市場安全大環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杏壇把農貿市場的安全環境作為升級改造的重要內容。督促市場管理方設立完備的農藥殘留檢測室,配備單獨檢測員,每天早上把關新進貨農產品,進行檢測存檔以供查閱,在電子屏滾動播放當日農藥殘留檢測情況,讓消費者買起來放心,吃起來安心。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全面落實農貿市場防疫各項措施,實行專人駐場工作制度,派發“掃碼、測溫、戴口罩”告示牌200多個,督促市場開辦方落實入門“三件事”、圍蔽等措施。加強場內經營進口凍肉、禽鳥以及豬肉檔口檢查,查驗肉品檢疫票證是否齊全、家禽經營市場是否落實“1110 ”等制度。
優服務,用科技滿足群眾新需求
敢于創新,勇于實踐,以更好地滿足群眾需要為目標,積極與市場管理方商討優化經營方針。一是監管“智慧化”,獲評“五星級市場”的逢簡市場,搭載智慧農貿市場監管系統,在市場入口處安裝“一體化信息查詢機”,一鍵查詢市場產品品類、價格公示、交易情況、農殘檢測結果,切實保證公開透明、明碼標價、溯源可查。二是鼓勵市場“線下線上”相結合的經營模式。鼓勵市場方進行線上經營,周邊消費者可以在家通過“云端”下單,通過線下便捷配送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風險;三是農殘“快速檢”,15個農貿市場全部配合快速檢測室,配備多臺精密檢測設備,每日對農貿市場的重點農產品、食品進行抽檢檢測,最快1分鐘即可呈現檢測結果,并通過快檢系統在農貿市場顯著位置公示,讓市民看得見“菜籃子”的安全。
樹誠信,全區率先推廣農貿市場智能計量
自2021年5月起,智富市場率先推廣使用了全區首個具有食品安全溯源功能的智能電子秤,通過與管理平臺連接,智能溯源電子秤集稱重、計價、支付、打印、溯源、數據交互于一體,方便消費者查詢商品具體信息,實現市場產品“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解決了傳統農貿市場難溯源的問題。我們還以誠信計量建設為抓手,全面開展商品質量、計量監督等方面整治行動,開展誠信計量體系評價,推動農貿市場誠信計量、公平經營示范、放心消費單位建設。督促農貿市場簽署誠信計量和放心消費自我承諾書,舉辦培訓班、建立微信群,加強對市場經營戶的誠信經營、規范經營宣傳教育。
小菜市關乎“大民生”。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的完成,既保障了市民“菜籃子”,提高了村集體經濟收益,又進一步提升了杏壇的城鄉品質。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階段,杏壇鎮將繼續鞏固深化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成果。一方面,提檔升級管理,指導經營方提升管理水平,探索引入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繼續全面升級智慧市場;不斷完善市場的業態規劃,引進滿足多元需求的商鋪和攤位,如預制菜店、美食街、活動中心、便民服務等,打造成為綜合功能性的農貿市場。另一方面,增強文化底蘊,充分利用嶺南水鄉、狀元、永春等本地文化元素,裝飾布置農貿市場,將傳統農貿市場改頭換面,聚攏年輕人氣,讓市場更有“逛頭”、更有活力。
編輯:羅小梅
來源:杏壇宣辦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