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作戰圖”為指引,曾經閉塞的小村落,嬗變成一個水鄉風景如畫的“明星村”。“黨員設崗定責”的設立,讓黨員先鋒有“位”有為,帶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蘇鼠瓜基地”的成立,讓特色農業成為村民致富好渠道……黨建引領改革的新風吹遍杏壇鎮古朗村,打開古朗高質量黨建引領發展的“密碼”。
秀美如畫的古朗村。
近年來,杏壇鎮扎實做好督查整改、環衛保潔、對口幫扶、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等工作,聚焦杏壇“3510”戰略,高標準實施“八大工程”,推動“百千萬工程”不斷深入、實現躍升。古朗村的變化只是杏壇“百千萬工程”穩步推進的一個縮影,其間展現出杏壇在“百千萬工程”推進中的“頭號工程”力度。
黨建為旗
“黨建+鄉賢”,凝聚鄉賢力量賦能鄉村蝶變
行走在古朗大涌邊,沿岸的破舊商鋪被優美的公園所替代,村民在古樹下休憩放松;天市街上,普通水泥路重新鋪上舊石板,“變身”黨建路,恢復成原來古色古香的面貌;鄉村街角處,黨群共建共治的“四小園”小而美,為古村增添了更多靚麗風景。
平整的路面,村民的出行更加的舒適。
當前,古朗村立足實際、精準發力,積極打造以“黨建+鄉賢”的陣地,廣泛匯聚僑胞鄉賢力量,引導鄉賢在村居發展、基層治理、鄉風文明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鼓勵海內外古朗鄉賢參與家鄉建設,回饋桑梓,為古朗村進一步做好“百千萬工程”建設樹起一面鮮紅的旗幟。
看著干凈平整的天市街石板路,很難想象此前卻是條凹凸不平,一到雨天到處是水洼的泥濘路,更是引起村民諸多意見。可喜的是,在黨建引領下,新一屆村黨委成員踏實肯干,針對村民訴求,領崗黨員通過多方發力,積極動員鄉賢籌集資金200多萬元,用于古村活化、民生工程建設,成功讓道路換新裝,村貌煥新顏。
村間小路一改昔日的坑坑洼洼與泥濘。
為動員更多鄉賢反哺家鄉,激活鄉賢群體活力,近年來,古朗村積極探索“籌資、籌智、籌服務、籌治理”的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新方法,引導鄉賢人士、“五老”干部等各方力量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添磚加瓦,走出一條鄉賢倡導文明新風、助力環境整治,共建共享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的新路子。
同時鼓勵本土鄉賢深挖本村歷史文化并進行推廣,更借助熱心鄉賢及村里老人的記憶整理鄉村歷史文化,講好古朗故事,打造特色鄉村積極文化品牌,推動形成鄉村振興上下聯動、內外互動、各方齊動的新格局。
“古韻·古朗”的特色名片正在不斷成型。
當前,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也是“百千萬工程”的重要一環。今年,杏壇鎮古朗村入選廣東“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名單,村黨委也將繼續深化夯實人居環境整治、美岸項目建設,在整合鄉賢力量的同時,也不忘帶動起村民,一同探索符合村居實際的鄉村文化振興模式和經驗,著力建設一個水鄉情懷濃厚、環境整潔、鄉風淳樸的嶺南水鄉古村,以打造“古韻·古朗”的特色名片助力“百千萬工程”不斷取得實效。
黨員為基
農村黨員設崗定責,居民共商激活鄉村治理“源動力”
茵茵綠水柔鄉情,清風拂岸笑顏開。當前,古朗村在治水美岸方面的成效可謂稱得上典型示范。河涌兩岸,人們或在旁邊休閑,或在跳廣場舞,或親水嬉戲,或議事協商。踱步走到古朗鄉約所,放眼望去皆是一片水綠、岸青、人和之景。
獨具嶺南水鄉韻味的“一河兩岸”風景。
古朗村治水美岸打造“一河兩岸”風景帶,不僅展現了古朗村生態環境的“高顏值”,更是推出古朗村文化發展的“高素質”,美了環境,也暖了民心。這一成效的取得,也得益于農村黨員設崗定責提效的工作機制,更離不開古朗村黨委借助契機,大力推動農村黨員設崗定責,黨員先行,發動群眾參與治水美岸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成效之舉。
“提升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杏壇鎮古朗村村書記梁耀華說,這也是村黨委成員、黨員干部直面群眾解決問題,并得到全面鍛煉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古朗村村黨委帶動了村民參與家園建設、美化,激發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主人翁”精神積極性。
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古朗村黨群議事公園、聯排古樹街議事公園是杏壇鎮農村黨員設崗定責提效,農村黨員積極聯系村民,引導村民參與村居治理的生動體現。古朗村黨群議事公園占地約1000平方米,由古朗村黨委牽頭,領崗黨員帶頭示范,深入群眾家中,對每一項村居改造提升方案進行解讀,廣泛征集意見,反復修改,并最終達成一致,與村民共同推動。
同時,古朗村更是建立起“村黨委+領崗黨員+黨群先鋒隊骨干+村民”的溝通模式,安排領崗黨員利用空余時間走家訪戶做好村民和商戶家屬參與村居治理的思想工作。通過農村黨員設崗定責提效,讓古朗的農村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持。
“黨員紅”已經成為古朗村發展中的一抹亮色。
梁耀華表示,接下來古朗村繼續扎實推進“農村黨員設崗定責提效古朗范式”,通過領崗黨員深入到各家各戶進行政策宣傳并且開展講座活動,充分調動黨群力量深入參與“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
黨建引領
以“黨建+產業”模式,發展村居產業促振興
盤活資源、整合力量,讓鄉村產業活起來。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古朗村村“兩委”深刻認識到,只有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才能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才能推動農民富裕富足。
煥然一新的民居小院成為了前來欣賞古朗水鄉風景游客的最佳“歇腳”。
為此,古朗村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為抓手助推村居發展,不斷強化支部服務力和凝聚力,挖掘特色農業和村居豐富的水鄉景觀資源,聚焦選準產業類型、打造農業品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著力在美麗宜居、生態文明、鄉村治理等方面大膽探索,爭做鄉村振興樣板村,作出“百千萬工程”示范村的典范。
“我們深入推廣本村的優質農產品‘蘇鼠瓜’,并打造了‘蘇鼠瓜’基地將其形成產業鏈條,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梁耀華表示,當前古朗村正積極以特色農業為基地,依托路網、水網等生態廊道的連接,引入旅游、觀光、體驗等項目,打造成綠色生態田園綜合體,讓村居資源充分轉化成經濟效益,惠及村民,堅決打好鄉村振興這一“百千萬工程”的關鍵環。
特色咖啡館也漸漸吸引年輕群體前來“打卡”。
村居要發展,源頭活水是關鍵。古朗村村黨委班子成員在提高村居基層治理效能,發展特色農業經濟的同時,更是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在村居內實行村務財務公開和事務網格化管理和村“兩委”駐片跟班制度,定期組織黨員、小組長及代表外出學習先進村居發展經驗,讓代表走出去將好經驗引進來。
同時,古朗村黨委積極做好村民創業發展的“大管家”。發揮黨建作用,進一步協調村民與金融機構的需求,并聯系農科機構對村民進行培訓,提高村民的養殖技術;更通過政府協助集體招商選資,引導村民選擇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發展前景好的項目,讓每一個村民都感受到村黨委的用心,也不斷推動著村居和村民發展同頻共振,努力在“百千萬工程”中干出新業績,闖出古朗發展新模式。
一條條道路寬闊筆直、一排排民房干凈整齊,村民門前的“小花園”“小菜園”點綴其間,洋溢著淳樸的鄉村氣息。古朗村以黨建為引領,著力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扎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大力培育文明鄉風,不斷提升治理效能。如今的古朗,道路干凈整潔,群眾安居幸福,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股股助力發展的源頭活水正在黨建引領的“導流”下,為古朗的高質量發展和杏壇“百千萬工程”的推進注能。
編輯:劉遠雄
圖源: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輝ge”“酒是故鄉醇”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