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佛山市提出用兩年時間,重點選取110個行政村居,打造成為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服務優的美麗文明村居。順德也定下了“小目標”,2017——2018年,兩年要重點打造31個市級美麗文明村,分布全區10個鎮街。
一年即將過去,31條美麗文明村居的打造情況如何?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順德美麗文明村居之美,順德區文明辦聯合順德城市網,對順德31條美麗文明村居進行系列報道。它們有哪些“過人之處”?即日起,城網君將帶你一起來探訪,感受它們的美麗!
創新活動,傳揚優良家風
漫步于龍潭村,你所見之處盡是古風古韻的建筑:龍母廟、五龍廟、天后宮……感受到濃濃的龍文化。龍潭作為順德重點打造的31個市級美麗文明村居之一,龍潭正以龍文化為基礎,積極推動村居文明建設。在這過程中,龍潭又是如何去做呢,現如今的龍潭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去看看吧!
結合民俗活動
傳揚文明鄉風
談起龍潭,人們想到的是“龍母誕”。龍母誕是龍潭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至初八,來自珠三角各地的龍船都會前來朝拜龍母,感恩龍母的庇佑,祈求來年合家安康。
而龍母誕發展至今,不僅蘊含著人們樸素的情感,其所蘊含的龍文化也越來越豐富了!如今年龍母誕上,龍潭人融入了龍母廟放生素食活動、龍文化公益體驗活動、鎮街三人龍舟邀請賽……
“通過龍文化的體驗活動,讓我們更加了解龍文化精髓,這樣有利于龍文化的傳承。”市民梁女士表示。
與此同時,龍潭結合龍母文化的民俗活動,與學校開展家庭感恩教育課題研究,在端午節舉行圍繞“感恩”為主題開展書畫比賽、家庭親子健步跑活動、粽子義賣活動,向公眾倡導文明鄉風,培育優良家風。
龍潭村黨委書記、主任梁錦玱介紹,目前龍潭正提升和改造現有的文化資源,比如打造龍文化培育基地、建設社會綜合文化樓等,以進一步帶動龍潭發展。同時龍潭還計劃把入村大道、文化廣場、龍潭大涌兩岸、舊圩、展示館、龍母廟進行連片改造,打造成有龍文化特色的景觀。通過這些景觀,傳揚龍文化精神。“不但要讓美麗村居外貌上漂亮,更要讓美麗文明村居內涵上更豐富。”梁錦玱表示。
結合民俗活動,傳揚優秀傳統文化
整合社會資源
推動鄉村文明建設
推進鄉村文明建設,龍潭還善于整合社會資源,發動村民力量。龍潭青田,千石長街,百年古樹,荷塘香蘊,玉帶環村。這個曾經漸漸式微的村居,這兩年里漸漸活躍起來,村子里來來往往的車子多了起來。這得益于以保育為目的的“青田行動”。
今年3月,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杏壇鎮政府三方簽訂《嶺南鄉村建設研究院共建框架協議》,發布“青田范式”。“青田范式”是建立在對青田鄉村地方性知識尊重的前提下,以青田的歷史、政治、經濟、信仰、禮俗、教育、環境、農作、民藝、審美等各個方面為基礎,形成新的文化價值與社會形態,建立豐富多彩的“鄉村共同體”社會。在社會力量的參與下,青田煥發新的生機。
同時,龍潭村民也自發的組織,為龍潭發展出力。12月14日,龍潭村380多位街坊以聯誼交流的名義舉行了一場簡單晚宴聚會。村民梁先生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把街坊團結起來,抱團取暖,發揮個人所長,協助政府、支持政府做好龍潭或者龍潭的以外工作。通過這樣的活動提升街坊感情。”
與此同時,龍潭村還依托婦女之家和家庭志愿者隊伍,經常組織開展家庭讀書活動、書畫交流學習活動、家庭志愿服務活動。就在上周六,龍潭村圍繞“傳家規 立家訓 揚家風”,以“和諧友善.健康相伴”為主題,與龍潭幼兒園共同舉辦了親子運動會,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文明鄉風,培育優良家風,推動龍潭村創建佛山市美麗文明村。
目前龍潭已經是“廣東省家庭文明建設示范點”“佛山市生態示范村”“佛山市文明村”“佛山市宜居村莊”。(陳琴琴)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