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退伍季,返鄉時。順德陸續迎來一撥撥光榮返鄉的退役軍人,他們當中曾有人救民于危難,曾在火場毫不畏懼,曾遠赴海地維和……即日起,順德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順德城市網推出系列報道,關注光榮退役軍人,祝福他們不忘初心,整裝出發,為順德發展再立新功。
■檔案
姓名:劉深平
入伍:2年
籍貫:順德杏壇
服役: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某部
“退伍返鄉的列車汽笛長鳴,我的部隊生活徹底畫上句號,那種不舍,迷茫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即使千言萬語,也不能表達我的思緒萬千……”
城網君初次見到退役軍人劉深平時,他身穿迷彩服,腳穿軍鞋,整個人看起來精神抖擻。服役期間,劉深平參加過重大國際軍事任務、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式、湖北洪湖抗洪搶險任務等重要任務。出色的表現,讓他獲得優秀士兵、傘訓標兵、隊列標兵等稱號。
“兩年的當兵經歷培養了我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吃苦耐勞精神,絕對讓我受益一生。”劉深平與城網君分享道。
每天十幾公里越野,部隊錘煉頑強的斗志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湖北武漢開幕,在表演環節中,由空軍空降兵某部近2000名官兵完成《和合之道》表演,劉深平就是其中一位。
劉深平回憶說,接到上級任務是在5個月前,也是在那段時間,他們排練經歷了動作定性、隊伍磨合、直前準備等多個階段。每天的排練雖辛苦,但能夠站在舞臺上呈現出效果,這都是非常值得的。排練中,演員以秦漢時期士兵手中拿著的盾牌,將《和合之道》的司南車、盾陣、篆書、陰陽太極圖等陣型,將古代戰場陣型進行演繹。
“節目人數眾多,掌握基礎動作僅僅是開始的一部分。”劉深平告訴城網君,在偌大的舞臺中演出,又有接近2000人的參與,還需要在短時間內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按照舞臺上的燈光位置作出相應的動作,非常關鍵又絕非易事。
為了確保翻舉盾牌動作絲毫不差以及保證隊伍的整齊,參與的戰友被分成若干個小組,劉深平擔任其中一個小組的組長,并帶領32名士兵進行系統性訓練。
劉深平說,節目排練動作看似簡單,但有16個隊形146個動作,排練起來非常復雜,這就需要每個戰友牢記每個動作及銜接。起初,就要對動作進行分解訓練。其次,戰友舉的盾牌有十多斤,如何將技術動作與體能相結合,跑步也就成了每天訓練的必修課。
“每天,我們從早上訓練到晚上,甚至有時候到次日凌晨,訓練及跑動距離相當于十幾公里的越野。”劉深平表示,剛開始的訓練強度讓戰友很不適應,但日復一日的訓練,激發了戰友們的斗志,訓練中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一次又一次的翻舉盾牌,這些動作在我腦海中已經不陌生了?!眲⑸钇秸f,每次排練,戰友們要一邊跟著音樂節拍練,還要回顧自己的動作,只要稍微不留意,反應慢半拍,動作就很容易被身邊的人帶偏,甚至出現隊伍陣型錯亂,所以每次訓練都是緊繃神經,全神貫注。
讓他記憶猶新的是,節目反復修改、刪減、完善等,戰友們至少進行了20次以上的模擬排練,將預演動作反復錘煉,并達到最終演出高規格的要求。
劉深平深有感觸地說,臺上表演約6分鐘時間,這背后是每組空降兵充滿汗水澆灌而成的,士兵們一次次的奔跑,每天翻舉盾牌重復相同的動作、刻苦訓練,這一切都只是為在開幕式上給大眾驚喜。“這是一次刻骨銘心的軍事磨練,更是錘煉戰友們頑強作戰斗作風、激發士兵精神風貌的難得機會。對自身而言,有機會參與其中,就是一種榮譽。”
劉深平抗洪搶險,揮動著鐵鍬,飛速地運轉沙土。
連續奮戰五天五夜,每天背著沙袋跑200多趟
對于劉深平來說,能夠參與到這次盛會中,或許讓他受益匪淺、終身難忘。但,2020年湖北洪水來襲,劉深平與戰友支援洪湖抗洪搶險工作,用年輕的肩膀,扛起如山的家國責任。
萬里長江,險在荊州;400多里荊江,險在洪湖,連續多日的暴雨,讓洪湖水位急速增長。
7月19日凌晨,劉深平所在的部隊駐地,響起了緊急的哨聲,劃破了夜空的寧靜。還在睡夢中的劉深平條件反射似的,立馬從床頭上爬起來。
劉深平說,不到3分鐘,集合場上,燈火通明。不到一小時,集結完畢的士兵們乘坐一輛輛大卡車,向洪湖方向馳援。
當部隊抵達洪湖后,眼前所呈現的場景是:農田、堤壩已經被洪水沖垮,洪水將道路都淹沒了,所到之處一片汪洋……戰友們顧不上休息,部隊營長第一時間集合部隊,安排人員上堤圍,組織裝載防汛裝備物資,扛沙包、筑堤圍,有序指揮抗洪搶險工作。
“當時我們所處的堤圍位置中,因作業地點狹窄,大型的機械無法靠近,筑堤圍壘沙袋全部都只能靠戰友肩扛轉運,搶險戰友或是在烈日、雨中作業,揮動著鐵鍬,飛速地運轉沙土、一路小跑,筑堤固壩?!眲⑸钇秸f道。
湖北洪湖抗洪搶險背沙袋。
抗洪搶險,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為了能有效、合理地安排各項搶險任務。劉深平說,參與抗洪搶險的士兵分成三個組,按照分工要求,每一個小時就換一次班,輪流扛沙袋、鏟土、撐編織袋等。與洪水一分一秒搶時間,手心磨紅、衣服被汗水浸透、鞋褲濺上泥沙,汗水滴落入眼刺痛了眼睛,也只是撩起衣角匆匆一抹,擺擺手,又繼續投入緊張忙碌的工作。
“一天、兩天……五天。”劉深平表示,連續五天五夜奮戰在抗洪一線,揮動鐵鍬不停作業,每個人都要背著40—50斤的沙袋來回跑200多趟,并將堤圍筑成一米多高,堤圍得到了加固,險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鮮紅旗幟迎風飄,空降兵傳承英雄精神
劉深平抗洪搶險后,簡單吃頓午餐。
在劉深平家中,一本相冊記錄著他抗洪搶險的事跡。城網君得知,在抗洪的大堤圍上,一面寫著“上甘嶺英雄部隊”的鮮紅旗幟格外引人注目。
劉深平說,“無論是參加任何軍事行動或者非軍事行動,這面旗幟一直都會陪著我們。”這些年,不管是抗震救災還是抗洪搶險的任務,都能看到空降兵的身影,這面旗幟象征著空降兵傳承了英雄的精神。
7月的洪湖,白天氣溫高達35攝氏度,空降兵持續奮戰在抗洪一線。劉深平說,連續的作戰,戰友們皮膚曬傷、大面積脫皮、手腳磨出水血泡、沙包袋蹭傷脖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傷痕,但戰友們都咬咬牙,簡單處理傷痕便投入到戰斗中。
在堤圍上,每天都會有很多的群眾前來慰問,他們每個人拿著一些水果、餅干、涼茶、水等物資,給戰友們補充能量。“尤其是得知我們缺水,群眾還特意花錢為我們買水送到一線。”這讓劉深平十分感動。
劉深平回憶說,他們一天中的休息時間往往很短,吃飯的時間就是他們最大的放松時段。有的戰友吃著飯都已經累得睡著了。一天奮戰下來,戰友們往往都是席地而睡。
經過連續17天的奮戰,構筑洪湖堤圍的任務進展順利,各方面任務都遠遠超過計劃。每當部隊休息或者歌唱時,沿途的群眾都會為空降兵點贊,并為子弟兵拍手叫好?!拔衣牭阶疃嗟囊痪湓捑褪牵战当鴣砹耍睦锞陀械琢?。我既感到自豪又感到責任重大。抗洪搶險,我們不上,誰上呢?”劉深平說。
“每次參與到各項任務中,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歷練,一種經歷。我們總會說,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犧牲,但真正到了抗洪一線,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眲⑸钇奖硎?,猶如在烈日下、傾盤大雨中奔跑一樣,扛起肩上的責任,只要人民有需求,永遠做守護人民利益的鋼鐵長城。(袁永)
■更多報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