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3個月后,被人們稱為“臭水溝”的倫教龍田涌的河涌水體將有望恢復原生態面貌,水質達到五類標準,能見度在半米以上,白鰱、鯽魚、田螺等還能在河涌里生活。這是昨日(12月30日)記者從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倫教分局獲悉的。
據倫教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起倫教將投入近400萬元,采用生物治污的方式,對龍田涌進行污水治理。據了解,龍田涌南北走向起接良仁涌,止接倫教大涌,河涌彎道多且窄,是名副其實的“雞腸涌”。該涌在工業污水與生活污水的雙重污染下,已經喪失了河涌本身的自凈能力,水體又黑又臭,被居民稱為“臭水溝”。
“涌底產生厭氧菌,硫化氫、甲烷、氨氮等氣體,是導致河涌又黑又臭的原因。”據治污總工程師萬自平介紹,污水治理分四個階段進行,首先針對河涌黑臭問題,生物治污將利用生物分解有機物的原理,通過生物藥劑清潔河涌淤泥,然后對水體進行恢復與維護。
據了解,比起傳統的工程性治污手段,生物治污最大的好處不但能提高水體的自凈力,更能從源頭解決河涌水體的黑臭問題。“治理主要是在水底使用潛水推流曝氣機,增加水中氧氣,通過沖水機把底泥翻滾起來,再加藥劑發生氧化反應,杜絕厭氧菌的產生,厭氧菌解決后河涌基本就不會有臭味了。”
“在河涌整治過程中,涌面可能會出現的臭味及漂浮物增多等現象。”萬自平表示這屬于正常現象,周邊的居民不必太擔心,他表示在水體自凈以后,臭味自然會消失。另外,他提醒市民切勿在河道及兩岸拋灑及堆放垃圾,以免影響污水治理的效果。
□梁雯雯 通訊員 璧華 曉豐(編輯:梅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